二五四 保护伞(1/2)
徐元佐见到萧安,自然知道父亲回来了。..不过他现在身兼徐家布行的总账房、仁寿堂的掌舵人、郑知县门下行走、《故训汇纂》联络人助理……实在是分身乏术。说起来他对这个家也并没有足够的亲近度。每次想到父母,仍旧是前世数十年的父母面容。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徐元佐真希望自己能够没心没肺地忘记前世的情感,再不用受亲人隔离的折磨。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郑知县越来越多地催问收税进度。整个大明的税收中,粮税占了百分之七十五,商税和各类杂税占了百分之二十五。然而在松江,商税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不能不重视。
仁寿堂在唐行的进度还算让人满意,在十月之前就粗略登记完了唐行的商铺、商行。然而在地税帮催和埠外征税上,仁寿堂就显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徐元佐用甘成泽的家丁护卫,打破了这些局限性。如果不是《曲苑杂谭》取得的话语权,进行了强有力地掩盖,或许他的恶名还会直达北京呢。
进入了十月,《曲苑杂谭》的鼓吹风向就是:纳税即精忠,能捐则利仁。
孟子首倡君子不言利,宋人已经对此解释为君子不言私利,只要为国为民谋利,不失为仁。这些观念拿出来鼓吹,正好适应当今风潮,更可以博取海瑞的好感。
因为海瑞就是君子不言私利,而为国为民谋利的典型榜样。
如果说《曲苑杂谭》最先是针对士林,抢夺话语权,如今则已经渗透到了普通民众之中。茶楼、饭肆、酒庄,乃至于街头坊尾,都有人以读报为生。如今信息奇缺,《曲苑杂谭》里要什么有什么——无论是高大上的儒家思潮,还是下里巴人的艳词小曲,尽皆在内,实在是雅俗共赏。
因为有这样的思潮铺垫。仁寿堂收税严苛,非但没有成为反面典型,更是成了一支造福乡梓的“仁义之师”。
……
“君子获利,润身之余,必定利群利国,济人济世,天下好事无逾于此。”
衷贞吉拍了拍手里的《曲苑杂谭》。道:“此言略有偏颇,然而‘利群利国。济人济世’八个字却是说得甚好。我等牧民官对地方缙绅多有谦让,正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在润身之余,利群利国而已。”
郑岳微微颌首,冠巾微颤。他目前的完税进度在整个南直都排在前列,即便跟苏州府几个县比起来,也是光彩夺目。海瑞就在松江,难免要多加褒扬,叫他的官声益发好了。要知道海青天以前的属下,可是没一个不是活在折磨之中的。
“然则。为何本官收到百姓喊冤,说是仁寿堂组建私军,宛如匪寇,洗劫村落,杀人放火?”衷贞吉脸色一变,从袖中取出一封诉状,掷在桌上。
郑岳脖子一僵。没有动手。
“拿去看!”衷贞吉冷声道。
郑岳这才上前,展开信纸,一字字读罢,人却轻松下来了。
“老黄堂息怒。”郑岳放下诉状:“此乃刁民诬告无疑。”
“哦?华亭县何以如此笃定?”衷贞吉眯着眼睛,回想起苦主那副哭天怆地的悲惨模样,并不觉得是诬告。
“老黄堂容秉。”郑岳道:“本县执法收粮。差役公人下乡必有信牌。此状中所列时日、地点,下官皆有记忆,的确发牌无疑,所以收粮之人乃是公差,哪里来的仁寿堂私军?而诉状中所谓杀人放火,既不曾听闻乡里老人上报,也没有尸首求验。难以置信。”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