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吃软饭(1/2)
之所以说109鱼雷项目名存实亡,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随着桂州厂和株江厂的相继成立,原漓东厂的技术骨干流失的非常严重。
毕竟是进城,再怎么也比山沟沟要强得多,因此绝大部分厂职工都挤破头往这两个厂里进。
其中以桂州厂最为吃香。
倒不是桂州厂比株江厂有多厉害,主要是桂州城离漓东厂比较近,再加上不少漓东厂职工的家属就在桂州当地工作,工作生活也更方便。
更何况作为桂州厂厂长的马军也是想法设法的留人,并为此将基本工资提升到80块,每个月的绩效奖金不少于20块的薪资待遇。
虽说照比热处理车间那会儿平均每人300块的高薪差了不少,但相较于一般厂子来说已经算是很丰厚了,再者说准备搬迁到株江的热处理车间落地后也未必有之前的待遇。
要知道株江自古以来就是出了名的穷地方,建国后虽然好了些,但依旧没有改变当地贫困的面貌,所以热处理车间搬过去,是福是祸还真为可知。
当然,就算不搬去,厂里对热处理车间的“高端”剃须刀业务也变得不太看好,因为市面上仿制品已经大规模上市,“高端”剃须刀被这些冒牌货抢去走了很大一块市场。
盈利能力开始直线下滑。
这个时候热处理车间又搞这么大的动作,等把摊子支起来,原来的市场还不得被抢没了?
正因为如此,虽然有部分人选择去株江厂,但绝大多数还是觉得留在桂州厂跟划算。
最典型的便是钣金车间的六级工老师傅王贵山,他就拒绝了陈继祖的邀请,选择了去桂州厂。
张德全到是没那么多说法,张明莉现在跟温大伟都已经半公开了,如今温大伟已经被提拔为株江厂的厂长助理是不得不去的,作为温大伟必然的未来媳妇,张明莉自然要夫唱妇随。
所以主动申请调过去担任株江厂技术科科长,所以也是要过去的。
女儿和女婿都过去了,张德全这个老爹留在漓东厂又有什么意思?
跟去是必然的,可问题是跟自己这多年的王寡妇怎么办?
这要是放在以往,张德全说带走也就带走了,不就是个结婚证的是嘛,以前是组织上不同意,认为王寡妇的成分高,可现在厂里经过几次大调整早就没人管这档子事儿,他一个保卫科科长要个组织证明还是很容易的。
问题是王寡妇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穷得连饭都吃上的可怜小寡妇了,而是村子里数得上数的小富婆了。
说起来这也是温大伟的功劳,“高端”剃须刀刚刚投入市场时都会附赠六双上好的竹筷,而这批竹筷生产方除了唐建明的未婚妻秦细妹外,就是他张德全的老相好王寡妇。
不仅如此,“高端”剃须刀的刀头一下的竹制把手,以及全部的竹制礼盒都是出自这两人之手。
起初这两人还能供得上,可随着“高端”剃须刀的销量爆炸式增长,两人手工打造显然满足不了需求。
于是两人便召集村里的妇女,按没支把手0.2分钱的价格,交给她们来做;之后又把男人给加进来;还是供不上就发动了邻村;最后还是不行,就干脆购入机器,进行批量化的机加工生产。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