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发酵和武媚的小心思(1/2)
随着十年之前远航舰队的事迹慢慢别人爆出,众人才得知,在十年之前有这么一支不畏生死,远渡重洋,率领十三艘巨舰,为大唐探索海洋的一群人。
姬青,王玄策,刘先成,薛礼,四位当初在长安受众人追捧的少年,也随即被众人想起!
但仅仅是如此的话,大家也就看个热闹,虽然也为他们的勇气感到佩服。不过,这和大家离得太远了,只是感慨竟然还有这么一群人十年间为大唐在大海上披荆斩棘,九死一生!
不过,就在事件开始沉寂的时候,一道消息突然被爆了出来!让原本的事件彻底引爆开来!
原来侯君集造反时说皇帝已死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皇帝真的被高句丽人围困在了辽东,并且还差点身死!
这就让人惊悚了,随着皇帝回宫,随之回来的将士们也带回了最准确的消息!
“什么?陛下差点被高句丽射凋手偷袭?要不是薛礼三箭射杀其人,陛下怕是.........”
“你这都是老皇历,我二舅子的三姨的表哥就是玄甲军中的校尉,据他所说,远航舰队其实早就回来了,但听说辽东正在打仗,于是他们联合百济,新罗,扶余,肃慎等国,借得数万战兵,从高句丽北部杀入其腹地。更是攻破高句丽国都平壤,杀了他们的副宰相,就是他们王也给俘虏了。”
“对,我也听说了,据说姬青等人在回来的路上,突然接到好畤侯,也就是他们老师驯鹰的传书,你们知道上面说了什么吗?”
这人突然卖起了关子,这不上不下的,难受极了!
“刘二愣子,我看你是不是皮痒了?说不说?要是再敢卖关子,看老子不打死你个怂货!”
其他人看不下去,一个个死死地盯着刘二愣子,要是他再敢这样,非得揍的他爹妈都不认识!
“咳咳!”
刘二愣子咳嗽一声,看到众人的样子,知道不能不说了,这才说道:“别急啊,那些说书的不都是这样吗?”
“砰!”
“你到底说不说?”
对面的汉子一拍桌子,吓得刘二愣子一个激灵!
“说,说,我说还不行吗?”
“上面只有两个字!”
他竖起两个手指头,幽幽道:“救驾!”
“救驾?”
众人一愣,难道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字?
“没错,以好畤侯的沉稳,竟然直白的就说了两个字,听说由于天寒地冻,墨汁都被冻成了冰块,姬侯爷直接用自己血写的。”
“这可是血书啊!”
这刘二愣子还挺会烘托气氛的,这样一说竟然将众人给镇住了。
姬侯爷那样的神仙人物竟然用血给自己学生写信?这是到了多么危急的时候?
前段时间捷报频传,其中就有姬侯爷的捷报。
好畤侯姬松以不到三万兵力与高句丽十万大军大战,此战中姬侯爷身先士卒,在兵力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愣是将战损打成了一比五,重现汉时一汉挡五胡的神话。
但就是这样的人竟然被逼到用自己的血写信?
“当姬青等人接到消息之后,就毫不迟疑地率领船上的一万两千人星夜疾驰,终于在陛下危难之时救下陛下,”
“你们或许不知道什么是射凋手,根本就不知道射凋手的强大!”
“听说草原上的胡人们,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并且熟悉弓箭。而射凋手恰恰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只有在射下一只神凋之后,才会被人称之为射凋手。”
“大家想一下,神凋啊,那可是天空中的霸主,飞得那么高,岂是一般人能射到的?”
“所以啊,射凋手不但弓箭使用的出神入化,并且还是草原上有名的大力士,一双手臂至少能开五石强弓,不然也射不到啊!”
嘶...
众人听得倒吸一口冷气,这还是人吗?
要是被这样的人偷袭成功,那还有活命的可能?
想到薛礼在千钧一发之间救下陛下,并且还将射凋手三箭射杀,那这薛礼岂不是比射凋手还厉害?
“大家是不是要说这薛礼是不是比射凋手还厉害?”
好像知道大家的疑问似的,刘二愣子直接问道。
也不等大家发问,他面色有些凝重道:“不错,能射杀射凋手的只有更强大的射凋手,这是草原流传下来的一句话!”
“薛礼,本是河东寒门之后,后来被姬侯爷收为弟子,后又经过诸多国公爷的调教,不管是武艺还是兵法,都深得姬侯爷和诸位国公爷的真传!”
“据说薛礼此人从小就力气大,说是天生神力也不为过,在家时更是日食十桶饭,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刘二愣子也有些感慨,这是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知道这薛礼到底有多么恐怖!
没错,刘二愣子本名刘杰,乃是百骑司的一名一员,这次奉上级命令为姬青等四人扬名。
虽然对这样的命令比较奇怪,但这是大统领亲口说的,自己照办就是了。
当初陛下被人偷袭的时候他就在身旁,你想想射凋手的速度何等之快?他们救援根本就来不及!
就以为陛下要被偷袭成功的时候,三支箭失彷若从天而降一般,一支直接将偷袭陛下的那支箭射偏,另外两支直接射杀对面射凋手。
到了现在他都不能忘记当时那射凋手难以置信的模样,彷佛再说,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恐怖的箭法?
“随后,姬青等四人帅军杀入敌军营中,简直就是虎如羊群,根本就没有一合之敌!”
“愣是以一万人打的高句丽数万人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彻底将高句丽最后的军队打崩,也可以说彻底打掉了高句丽人最后的希望。现在辽东汉之四郡已经全部重新回到大唐手中,就连他们的国都也成为我们的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