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当归(九十六)(1/2)
叶栀倒没注意,在庆州城,彩华园之所以能够被当地人称为著名景点,可不单单是因为这一片只供富豪权贵出入的建筑群。
它的景观范围,囊括了整片湖区。以及湖区外肉眼可见的全部陆岸。
酒楼的构建者们,在设计酒楼的建筑布局时,充分考虑到了整片湖区的景观布局。
他们通过对湖区的大规模性改造,使之能与即将修建的建筑群搭配,产生出某种独特的观赏美。
这种观赏美,正是构建者们,对心中那份建筑美学理念的充分贯彻。
在设计彩华园时,这些构建者们,就明确表示:每一个来此观景的游园者,不管站在什么位置,不管采用什么观赏角度,都能从这片建筑布局中,收获到一份独属于个人的美感体验。
当然,这是一片商业性的建筑群。酒楼的构建者们还会刻意强调:湖区的最佳观景点,和最佳观赏角度,绝对处于酒楼之内。
毕竟,湖区的最佳景观布局,主要为建筑群内的观景者们设计。
考虑到美感体验,酒楼构建者们为了不使湖区内散布的彩光,于夜间给湖区的观景者造成过度的光污染,还十分贴心地命人在湖区的某些地方,种植一批经过改造的吸光树。
这种经过改造的吸光树,不仅能吸收过量的彩光,还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对的反应。
它们会根据环境变化,吸收掉湖区内不适宜的湿气,调节区内的湿度,使整个湖区的湿度环境,维持在一个令人满意的层级里。
这种细致的人性化考虑,更使漫足于彩华园的游园者们,多加了几分满意度。
然而,叶栀此时,不觉得这种景区有何美感和满意度。
庆州城要亡了,权贵们为维持这种富丽堂皇的建筑,还要浪费多少财力物力?
这些财力物力被投入到保护庆州的项目中,不更好吗?
叶栀想不通那些庆州的管理者们,为何在庆州危亡的关头,还会让这种建筑存在运转?
看过出现在庆州城的,不合时宜的彩华园,他耸了耸肩头,多了几分厌恶,往百廛所的方位走去。
百廛所,其实不算一个正规的货物销售地。
庆州城最正规的货物销售处,应该是置于城中央的十里街铺。
而百廛所的存在,是为了给庆州城的人们,提供一个等值交易的场所。
说白了,百廛所就是一个供人们实行钱物互换,或者物物互换,且官府不会进行过度干涉管理的交易场所。
占地万亩的百廛所,只有最中央的拍卖场,是其唯一的建筑物。
拍卖场外,则是一个没有规划出具体摊位的露天广场。
人们在这个大广场上,进行奇珍异宝的售卖和进购,不进行常规用品的交易。
这里仅有一处常规用品的固定售卖点,那就是官府设立的专业种植区产品售卖点。
这个售卖点,不提供实物,纯做大宗采购品的票据业务。
购买者在售卖点上洽谈好具体的采购事宜,尔后预交上一部分定金,就能与相关人员订立出票据。
在票据的约定期限内,购买者带好票据与车队,可直接去专业种植区领取洽谈好的那一部分作物。
除了票据业务外,有时候专业种植区的产量过剩,调剂不过来,官府会在这个售卖点上进行大宗商品的粮食促销。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