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9章 王侯将相(1/2)
天国国体,也就是政权形制,因与大清决裂,摒弃了妖名鬼号,所以名称迥然不同,职责也不尽相同,机制更不一样,机构比大清满汉全席还庞大得多。
总体印象,天国官制取自周礼典制,从典簿书、典诏书起,以至“百工技艺,各有衙门”,真的扩大到百工技艺生产上去了,被大清笑话“满朝文武三百六行全”,可见天国行政性质明显改变。
就是大清,所谓的旗人统治,也吸取了以易经系辞“百官以治”原则,皇帝也只管官不管民,而天王却直接管到了老百姓头上,抓春耕抓秋收,管田土管生产,一句话,啥都管。
天国官名与天军编制一样高古,职能遍及百业而泛滥,具体说来,主要有三大来源。
一、《周礼》,如周礼六官——
天官冢宰、地官司徒,
春官宗伯、夏官司马,
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大致对应,后来历朝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亦为六部源头,是天国最高职官架构,采用周礼六官名,分设正副丞相——
天官正副丞相、地官正副丞相,
春官正副丞相、夏官正副丞相,
秋官正副丞相、冬官正副丞相。
因为天国始终在战争中,这些最高官阶并没有名副其实,名同而实异,大多在领兵作战,后来的北伐、西征,基本是丞相们干在。
也有文胆的干活,如南王冯云山牺牲之后,天国建制命名事务,不论巨细,都是塾师出身的冬官副丞相卢贤拔所为。
二、秦汉宋官名,有意避开明朝官名,以突显天国自己是创新朝,不同于天地会的反清复明,就会用明朝国器。
含各王在内的主将、如大将军、将军;
左右殿出的文武军官、如指挥、总制(督);
监察系列大员,如检点、监军。
再下就接军制了,军师旅帅、卒长两司马,就俱出周礼了。
三、传统名著,重点借鉴《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中的官名,如军师,有主将必有军师。
天国极其看重军师,不仅分正副,而且俩正俩副,也就是东南西北四大王。
据说,这杨萧冯魏四天王多用军师之名行令,很少直接称王,不知确否。
更有甚者,将天国的最终失败,归咎为封神榜的轮回报应,到时再说。
太平天国官制之难,还不在于官名,而在于官体,大率而言,天国前期,官体分为正职官、同职官两大系列。
正职官系列,分朝内官、军中官、守土乡官、女官四类,等级分为13阶,王、侯、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
同职官系列,又分典官、属官两类。
典官有军政之别,如——
1天京及各军典官,总圣库、总圣粮、提某关、总巡查、天朝督内医、某门巡守将军、典绣饰等。
2宫府典官,侍卫、侍臣、掌朝仪、掌朝门、左史、右史、引赞、通赞、朝内拯危急、典天舆、宣诏命、宰夫、浆人、舂人、御正、理文、理袍、理靴、理茶、提教等。
属官,分属于各级正职官,如六部尚书、承宣、仆射、参护、通传、指使、经历、六部掌书、书理、大旗手、尉、伺、传等。
明显不同于历朝的军政品秩分明,又因资料整体毁灭,所以即便当代专家,对天国前期官员自身到底有没有爵位,都有不同看法——
咱们姑妄听玺纲大师的,将以下官名看作是爵位,而不是职务。
继1851年十月二十七日永安封王之后,到1853年10月,癸好三年九月,才在天京再次封侯——
1秦日纲为顶天侯;
2林凤祥为靖胡侯,3李开芳为定胡侯,4吉文元为平胡侯。
他们四人身都在正副六官正副丞相之列,正在进行北伐、西征伟业。
这是天国封侯之始,天王之下,五大王之后,又有了四大侯。
天国史分有前中后三期,前期封官拜爵非常严格,有三大原则——
第一、铨选之权,全操于东王。
凡授官,经丞相、检点、指挥等共同推荐人选,呈上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转申东王杨秀清。
杨秀清核准后,才统奏天王取得旨准,以杨秀清东王名义颁发任命状,凭令状赴任领印,办理职官事务。
就是将帅统兵远征,也只准保举禀奏回朝,不得擅行封升。
第二、唯才是举。
建都次年,甲寅四年十月初七日,杨秀清诰谕西征的燕王秦日纲说:“凡保举官员,必须查其平素历练老成,精明灵变,然后传该员前来,亲自勘验,观其言语举动,进退趋跄,果堪胜任,再行保举禀奏回朝。”
第三、加官晋爵有度。
丞相为最高官品,非大功不封侯,前期总计封侯不过20人。
这是天国用人的显著优势,但其官制也有显著劣势,主要在同职属官类别的设置上,太过突显王爷们的威风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