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6章 长沙城防(1/2)
省城就是省城,不管怎么说,天军至此还没有攻克省城的纪录。
这也是,天军急于要突破的瓶颈。
实现战略大目标,证明自己可以,而不是不可以。
长沙城防,已于9月10日黄昏,成功粉碎了林凤祥、李开芳的首次快攻,正面临着萧朝贵本人的第二次强攻考验。
结果如何,无需我说,因为早成了历史,大家都是知道的。
这要说的,是为什么?
咱们仍按中国传统兵学的要素,分别介绍长沙此时的人和、地利和天时——
首先,坐镇长沙城内的,是湖南巡抚张亮基,与新任提督鲍起豹,兵力共计7500人。
张亮基,已是第二次出现在该小说中,上次出现是在贵州黎平,作为署理云贵总督防堵李沅发义军,军民协力,连胜两仗,成功将李沅发堵回了湘南老家。
此后,张亮基率军进入湖南作战,上半年因天军突入湘南,才走马上任湖南巡抚。
其本人,时年四十五岁,年富力强,籍贯江苏省铜山县今徐州,字采臣,号石卿,虽韬略了得,亦不能自舞干戚,靠的是武将鲍起豹提督。
鲍起豹刚接任湖南提督,时年五十八岁,长须飘飘,安徽省六安县人,8岁失祜,19岁荫袭父功云骑尉,因在上海抚夷洋务有功,得冕大爷多次表彰、接见,1835年由琼州今海南总兵发迹,血满双手,威震一方。
咸大爷上来后,继续重用这鲍起豹总兵,本是上任云南提督途中,也因天军突然入湘临时改赴长沙。
从这次天军前锋快攻碰壁来看,长沙城防是非常严谨务实的,不惜不要门面,将长沙从南到北七大城门预先一律改小——
竟然只留两个身位,还通固门板,一律加厚至——足以弹回中小炮弹。
可见,这鲍提督久经阵仗,已经成精了!
据这鲍提督后来的检举揭发,长沙城内此时还有第三个重要人物,堪称十分了得的参谋长——左宗棠,不过是幕后的,而不是事后的。
是巡抚张亮基特意请来的幕客,专门在背后出点子,这些预先通改城门、加厚门板的不要脸措施,都是左宗棠想出来的。
不听还不行,用就得听他的,不用就趁早放人,好另谋高就,不是个混混。
惟楚有才,这左宗棠天生一副湖南才子脾气,其实根本没打过仗,也没出身,但有座好靠山——先两江总督陶漱大人,两人是亲家。
其他的头面人物,顺位下来的,布政使潘铎大人、按察使岳兴阿大人,完全不谙军事。
最后,不能不提的,就是长沙守备——胡林翼,是个历史风云人物,此时还位居人下,人微言轻,任高手们怎么日弄都可以的。
其次,是长沙城的地利——地理位置、城墙四至及兵力布防情况——
长沙城的自然地理,依然是现在的湘江东岸,西岸是岳麓山,江中自北而南有三大洲,分别名为:蚁子洲、橘子洲、牛头洲。
城东20余里,还有道天然屏障——浏阳河,南北流向。
当时的长沙城却不是现在的样子,是个南北长方形,城墙共长三十里,城中直经十里,城西紧邻湘江码头。
由南向西数,三十里城墙依次开有七座城门:南门、小西门、大西门、草东门、北门、小吴门、浏阳门。
城墙随长沙城而建而变,历史达2000多年,始于汉高祖五年元前202年的长沙侯国,夯土筑城,其后随朝代更替,屡毁屡建,至唐宋呈现较大规模,采用石基夯土墙,毁于元末战乱。
明初洪武五年1372,改为砖石结构,高大雄伟,到明末1638年,9个城门外又加建月形瓮城,更加牢固。
入清承制,均为复门,因湘南近乱,慎重起见,又临时封死了两道小便门,只留这7门进出,而且门洞一律改小成一出一进两个身位宽,便于集中防守。
东西南北城门外的翁城,均呈为半月形,是城门第一道防线,
东南城墙上建有天心阁,是城墙制高点,下无城门。
天心阁与南门两翼、草东门、北门5处设有炮台,各有8个炮洞,分上下两层,上层置远射炮,下层置近程炮,各门小计约有大小火炮40门。
再加城墙上置炮,应有百门左右。
北门外有一条“大路往京”,出城不远有条岔路通向湘江边三叉矶,离城十里。
城南门外,有妙高峰,是地势制高点,山南麓石马铺,驻有陕西兵2000人。
作为湖南省会,城内驻有抚标5000人,由巡抚张亮基掌控。
因湘南与两广接壤,近年互有义军入境,所以湖南境内一直保有相当兵力镇守——
其中,重兵督标、提标上万人布控在湘南,由湖广总督程燏采亲自坐镇衡州掌控。
在业余军迷咸大爷眼中,湖广与两广就是碾碎各色起义军的两扇石磨或者碌碡。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