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4章 敝人对他爹有贡献(1/2)
帝师杜受田太师太傅,在1850年12月新大爷突破穆党禁锢、粉碎力和派以后,亲自执掌刑部,专职刑部右尚书,对拿下的大人们一个个提堂审问。
这可是个传统的旗人位置,杜太师傅虽然是汉人,有什么不可以坐的?
兵部右尚书位置也是,穆大人倒台后,由左尚书升任执掌,就是禁烟第二功臣、大家也不陌生的祁寯藻大人,也是汉人。
这些都是有违大清皇家祖训的,可见咸丰帝新大爷真是咱们的创新典范、精神偶像,完全可以通吃当代大写的人。
但是,真实的历史,却在他面前架设了师徒俩都难以逾越的鸿沟、鹿砦、障碍,所以咱们现在知道的偶像细节并不是很多。
同样,签订南京条约的耆英大人,被后世骂得也不是很多,咱们可以在此加加码。
因为被后世骂得最多的,是林则徐的对立面、谈了莲花山废约的琦善大人,虽然冕大爷后来复用他去了西藏,将功补过,仍观后效,迄今却还在挨骂。
这就是历史的阻隔过滤作用,咱们得感谢这条浑浊不堪的长河,有时可以照见自己的真面目,借鉴到自身的天命。
鉴于穆彰阿大人,至今还是许多人的典型、楷模,咱们这就不写他过堂的具体详情了,以免伤害大部分国人的感情,可见在这点上,新大爷和他的师傅就比咱强得太多了!
总之,一句话,杜太师傅与穆大人几番对簿穷论下来,对穆大人的结论是:极端自私,没有良心,未主持公道,不宜担任公职。
新大爷就不用说了,师父怎么说就怎么做,御批:永不叙用。
穆彰阿大人倒号罚没、回家赋闲以后,帝都市面上流行一副对联,对其极尽嘲讽、穷极挖苦——
著著著、祖宗洪福、臣之乐,
是是是、皇上天恩、臣无事。
著,是旗人写法,汉人贯作:着,均读作:着。
穆彰阿大人这年68岁,运交华盖,全盘输球,还距辞世尚有五年,乐得轻车简从、独自上路,终年73岁。
同时被刑部传唤的耆英大人,刚接到新大爷咸丰帝转发下来的帕外相致耆英的照会不久,禁卫军还依据包打听信息,抓获了英国公使文翰的秘密使节、向耆大人投递信件的天主教徒丁光明。
在洋人眼里,耆大人是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实际也是炙手可热的大人物,但这两件事都帮了耆大人的倒忙,坐实了勾结英夷的罪行。
耆英勾结英夷是肯定的,要不英夷怎么会让他在自己拟定的中英文本上画押盖印?
咱们不勾结,能在那上面签字卡戳么?
本来,耆英已经回京两年半,专职文华阁大学士,功成名就,早已远离了英夷业务,成天家饮茶吟诗、陶冶性情、颐养天年了!
就是突遇传唤,也不惊讶——啥风浪没见过,后花园里岂翻船?真是的!
但是,杜太师傅有备而来,耆大人岂能抵赖?
一问:丁光明为什么找你?他要向你报告什么事情?
耆大人:我哪儿知他什么人?要报告啥事情?都进来好几天了,完全不明白,没的说。
真的个一问三不知,耆大人说的实话,他完全不认识这人,也不知道该人姓名,还一再向杜太师声明,“您问的,敝人实在是听不明白。”
杜太师反驳,装吧,人都在你家门口拿到了,还抵赖!
耆大人道:“你家门口的人,你都认识么?”
这俩大人辅一对堂,你来我往皆为舌枪唇剑,其实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完全是身份、地位的较量,杜太师傅这一问,连毛都没薅下耆大人的一根。
这就没啥历史意义了,为了节约时间,这个哑谜般的讯问,就由在下代劳了——
原来,英国公使文翰向帕外相全面汇报了广州入城失败,所以帕外相新国书要求继续交涉,撤掉现任徐总督、重用前任耆总督,还有帕外个人分别给穆彰阿、耆英的照会。
但公使文翰无法在广州投递,就到上海活动,拜见了两江总督陆建瀛,陆总督置之不理,文翰就说要北上天津,陆总督只好代劳转交,这是1850年5月的事。
咸丰大爷极端自信,根本就不与英夷打交道,所以没下文。
文翰不甘心,又派翻译麦华陀w.h.medhurst先生前往天津投递文书,天津不是开放口岸城市,被明确拒绝投递帕外相国书。
麦华陀先生见京津两地很近,也就重金雇人到北京走民间渠道,结果找到天主教徒丁光明,但此时耆大人已经进去了,不仅没见上面,还落到了禁军手中,这是1850年12月的事。
就这么回事,文翰在上海、麦华陀在天津、丁光明在北京,活动均遭失败,也就回香港自己拉倒了。
新大爷其实早接到了帕相国书,也转交了他个人给穆彰阿和耆英的照会,只是的确不愿搭理洋人、拒绝往来而已。
二问:你为啥当初对洋人那么软蛋,把战争引向失败?请务必从实招来!
这二问实际是两问,耆大人你还敢说自己不知道?跟自己完全没关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