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9章 风云散去(1/2)
写来写去,已经跟英国没什么关系了,还是回到虎门作注之后,交代一下,英军那些风云人物的去向——
首先倒下的,就是南京条约的实际定稿者、头号翻译马儒翰博士。
积劳成疾,不幸传染了疟疾,1843年8月29日病逝于舟山,恰南京条约签字一周年的日子。
年仅29岁,三十岁不到。
马儒翰根本就没有看到虎门集注的草稿,遑论其定稿。
这是继他爹马礼逊博士,1834年底殒命澳门九年之后的事。
父子一命,同归中国,不过一个失败、一个成功。
他爹阳寿50岁,他只29岁,国人算法30岁,均为非命——
战前,其父马礼逊博士在广州、澳门活动二十多年,对广府都自称美国人,直到1834年纳皮尔勋爵领事来华当差,才确认其国籍为英国。
面临人生重大机遇,父子俩都不傻,都不再做口头上的美国人了,也没有袖手旁观,抓住了历史机遇。
马儒翰,在中方不少史料上作马礼逊——他爹的姓,应该是自幼都生长在中国广东,不是广州就是澳门,否则难以子承父业。
他的职位是需要真功夫的,尽管他爹马礼逊学贯中西,编有多卷本英汉词典,仅粤语和翻译来说,已经青出于蓝了。
这马礼逊父子,不仅同名同命同事,而且同业同职同归,都葬在了中国。
其次倒下的,就是起草虎门集注的三号翻译、英军中唯一通晓旗音官话的语言天才罗伯聃先生。
完成集注后踏上仕途,出任驻宁波首任领事,三年后的1846年病卒于任上。
年仅39岁,四十岁不到。
罗伯聃在华时间不短,也不算长,但学有专攻,在汉译新的方向上取得进展,是英军旗音翻译的权威。
而且,他向西方读者译介《红楼梦》,可惜老天不长眼睛,亦英年早逝。
二号翻译、一大堆的伪职担任者、首任舟山市长郭士立博士,继马儒翰之后长期担任港英政府权威中文枢密。
直至八年后的1851年去世。
终年49岁,五十岁不到。
郭仕立博士,是正儿巴经的德国人,英语本身就是外语,但学问高深,作风严谨,不见兔子不撒鹰。
跟着大小艾,他就一普通教士翻译,收了一堆旗语课文猛学旗语,但还是上不了台面,不如前两人,粤语不如马礼逊父子、旗语不如罗伯聃。
但郭市长功劳是大大的,他的贡献主要是间谍学、伪科学,跟上璞鼎查后才如虎添翼,迅速脱颖而出。
战斗一扫而过,这郭市长却是打扫战场的人,为英军占领城乡稳定了局面,他布下的钉子不知道还有多少没有被发现,尽管整个战争已经圆满结束了。
还有,罗伯聃在广州六年的老板、英国议会通过战争法案的特使证人、大名鼎鼎的英国鸦片犯william jardine威廉查顿,1843年就在自己的怡和洋行钱庄数钱,突然左臂一阵发麻,猝死了。
年仅59岁,六十岁不到。
以上这些人物,并不是鸦片战争的头面风云人物,但无一不是才华过人者,但老天好像并不喜欢他们,均不及六十阳寿就去了天堂。
如是天朝人,都是一律不准进祖坟的。
常说老天不公的,大率都是这类才人。
璞总,璞鼎查爵士,英军代理总司令、皇家gcb勋章获得者,1843年4月5日正式出任香港首任总督,人称“开埠港督”。
但是,璞总督生性好奇,喜欢游历,不惯成天坐着,加上中国他已经游历过了,便于第二年1844年5月申请离职。
任期仅一年,成为香港28任总督中任期最短的总督,但并不是说他干得不好,而是干得太好!
本性上,璞总是位旅行作家,离开香港以后,想去哪儿去哪儿。
璞鼎查少年去国,老成返国,受到热烈欢迎,1844年5月任枢密院顾问官,1847年出任非洲望角总督。
1848年再次东游,出任马德拉斯总督,1851年擢升为中将军阶。
1854年,璞鼎查从马德拉斯总督任上退休,定居地中海英国领地马耳他岛。
从传奇作家到职业总督,璞总一生大部都在远东,游历丰富,视野开阔。
退休后,选中温暖如春的地中海岛屿隐居,并作为自己的最后归宿,高。
两年后,1856年,璞总如愿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无疾而终,享年67岁。
再说,回到英国报告辉煌战果的俩海陆军司令,巴加和郭富,加官进爵后一直在军中服务到退役。
1843年时候,巴加海军少将晋升中将,年奉涨到300镑,郭富一样晋级,年奉应该更高,但依然不知道具体数字。
后来1849年,郭富爵位再升为子爵,年奉涨到2000镑,巴加应该也差不多,少不了多少。
巧合的是1869年,二人同时终老归西,巴加享年88岁,郭富享年90岁!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