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数据火星农场(2/2)
在农业领域,火星农场既有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又有现代农业的大数据特征。农业大数据融合了农业地域性、季节性、多样性、周期性等自身特征,涉及到耕地、播种、施肥、杀虫、收割、储存、育种等各环节。是跨行业、跨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在火星100个火星农场里,每个面积至少达到了25平方公里,分为主粮农场、蔬菜农场、水果农场、牲畜农场、水产农场等等。
郑海玲开着火星特斯拉电动三轮,来视察她经营的三大农场——包括主粮农场、蔬菜农场和水果农场。三个农场的占地面积都不小,加起来差不多有100平方公里那么大,她要巡查完就得花费整整一天的时间。
这100平方公里的农场全部都不是露天的,而是在一个长11公里、宽9公里的超级大棚内。大棚有两台中央制氧制热机,全天候运作,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氧含量,使农作物在火星上就具备在地球上差不多的生长环境。
大棚的底部还打了一层2米厚的隔水层,防止水分的流失,要知道,在干旱的火星上保持水分是首要事情。
超级大棚内还有很完善的一套滴灌系统,比如在一块玉米田内,大概1平方米以内就配备一个喷洒头,并可以控制在每一个火星日的同一个时间内喷水。
郑海玲的手下还有2位博士和10多名农场工,他们一同为着火星新城的农业事业抛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哒哒哒,三轮电动来到了超级大棚中间的总控室,总控室其实就是一台超级中央计算机,也是农业大数据的中枢系统。
潘育新博士和胡萍博士正在总控室忙着数据的采集,这时,天空闪过一阵太阳风辐射,滋滋滋,超级计算机竟然一下子死机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潘育新,一个30岁的男博士,朝胡萍博士,一个同样30岁的女博士喊道:“胡博,你那边小麦田的数据采集完了吗?”
“还没呢!还差3列的数据没有采集到,计算机就死机了。幸好我刚才保存了前面的数据,不然就白干了一个上午。”戴着一副玳瑁眼镜,显得有些刻板的胡博士朝潘博士说道。
潘育新留意到郑海玲已经来了,就毕恭毕敬地说道:“郑总,你来啦,玉米田和小麦田都没啥大问题吧,茄子田和番茄田我刚才和胡萍看了一下,也没什么大碍。”
郑海玲拿着手里的田间调查本,细细地看了看,说道:“没事是没事,就是番茄的长势还是弱了点,估计是受到最近缺水和太阳风暴的影响吧。”
“郑总,你来得正好,计算机最近不知什么原因老是死机,我看要找计算机专业的人士来看看才行,我们田里的调查数据全部都储存在里面呢。”胡萍如实地反应了问题。
“小胡,你没听郑总说吗?最近的太阳风暴有些强,对这些带电设备都会多多少少产生一些影响呢。你不知道吗?火星与地球不一样,火星两极的磁场比较弱,大气层又稀薄,这样,太阳风暴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侵扰火星上的东西。”潘育新朝胡萍说道,看来他知道的还不少啊。
究竟他们能否修好计算机?火星农场能否顺利运作下去?请留意下一章。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