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王小波李顺造反(1/2)
一次,赵匡胤问道:“天下什么东西最大?”赵普没有立刻回答,他的头脑正在快速地思考。他想,当然不可能是某种有形的东西。那么,应回作父母最大呢,还是皇帝的皇权最大呢?赵普还没考虑好答案的时候,赵匡胤又问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比其他物件都大?”
赵普想了一会儿,答道:“世界上道理最大。”赵匡胤当即拍手称赞道:“对,对,你说的对!道理是人人都要遵守的,就是我当皇帝的,也要服从道理,你回答得妙极了。”
赵光义信用佞臣弭德超,排斥和疏远曹彬。赵普极力替曹彬辨解,这才让赵光义回心转意。但是赵廷美的冤狱,却是由赵普一人构成,当时很多人以此暗中责怪赵普。赵普有几个儿子,赵承宗为羽林大将军,出任潭、郓二州知州,政声不错。赵承煦为成州团练使。他还有二个女儿,都到了嫁人的年纪,但是她们都发誓不嫁人。等到把赵普安葬后,自请削发为尼。赵光义再三劝说,终不能改变她们的心意,于是赐长女名志愿,号智果大师,次女名志英,号智圆大师。两女于是自建家庵,奉佛终身。赵氏有此二女,智过乃父多矣。真宗咸平初年,又追封赵普为韩王。
赵普罢相后,赵光义用张齐贤、陈恕、王沔为参知政事,张逊、温仲舒、寇准为枢密副使。吕蒙正以宽简自任,政事大多由王沔作主。王沔与张齐贤一同掌管枢密政事,两人非常不和。陈恕喜欢苛察于人,也与王沔不和。张齐贤及陈恕任参知政事,王沔非常不安,担忧僚属中有人以中书旧事告诉张齐贤等人。
正好左司谏王禹偁上言道:“从今起宰相及枢密使不得在本厅会客,允许在都堂迎接。”王沔高兴,就上奏实行。直史馆谢泌认为这是怀疑大臣有私,上疏驳斥。赵光义追回前道诏令,王沔和陈恕因此被罢相,任本官。第二天,吕蒙正也被罢相。王沔朝见赵光义,哭泣着不愿离开。不久,他头发胡须都变白了。有人上奏诽谤他,赵光义对诽谤的人说道:“吕蒙正有大臣之体,王沔非常明敏。”诽谤者惭愧而作罢。
赵光义打算调整清理官吏,命王沔与谢泌、王仲华共同主持京朝官考课。王沔上言,一应京朝官殿前犯法,命令刑部分列上报,以贪赃及公私罪分三等报告。他立法苛刻,想以此得到重用。王沔聪明辩论敏捷,有适时之用,在赵光义面前讲话,能委婉铺陈。每次对赵光义读考试进士的辞赋,吐音明畅,经他读过的多中前几名。
但是他生性苛刻,缺乏诚信。他掌管枢密院的时候,凡是求见他的人,一定被他许以美言,都大喜过望。后来却进退并不照办,人们都怨恨他。
吕蒙正是河南人,他的父亲吕龟图曾任起居郎。其父和妻子刘氏不和,于是把妻子和儿子赶出了家门。吕蒙正因此暂时栖身古寺,曾经被僧徒揶揄。寺中以往的规定是吃饭的时候,必定敲钟通知。僧众们因为吕蒙正在寺庙里,不想让他吃饭。于是他们吃完之后,才去敲钟。吕蒙正贵显之后,也没有报怨,反而给了寺僧很多赏赐。
吕蒙正父母去世后,他得为参政。有朝士指着他议论道:“此人也能当参政吗?”吕蒙正却假装没有听见,从容而过。他的同事愤愤不平,想查问这个人的姓名。吕蒙正摇手禁止道:“不必,不必。如果知道姓名,便终身不能忘,还是不知的好。”同事们都大为叹服。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寇准出身名门望族,其父寇湘在后晋开运年间考中进士甲科,任魏王记室参军,因屡建功勋,被封为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寇准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十四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好的诗篇。
太平兴国五年,十九岁的寇准考中进士。赵光义选取进士,年纪轻的人往往不予录用。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说道:“我刚刚准备踏上仕途,怎么可以欺骗陛下?”后来,他被授官大理评事,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他先后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等官。
寇准曾奏事殿中,大胆进谏。由于忠言逆耳,赵光义听不进去,生气地离开龙座,要回内宫。寇准却扯住赵光义的衣角,劝他重新落座,听他把话讲完。赵光义十分赞赏寇准,高兴地说道:“我得到寇准,像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样。”寇准在群臣中,以刚直足智著名。
淳化初年,朝廷处理了两桩受贿案。情节严重的王淮,赃钱以千万计,仅被撤职仗责,不久又恢复了原职。而情节较轻的祖吉,却被处以死刑。寇准知道这是王淮的哥哥、参知政事王沔搞的鬼,心中忿忿不平。
次年,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赵光义召集近臣询问时政得失。群臣认为是天数所致,寇凖则说:“天和人的关系,相互应和就像影子和回声,大旱是因为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赵光义很生气,起身回到宫中。过了一会,召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情况。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