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无题(汉末独立武装集团之臧霸)(1/2)
(今天出差外地,9点才下飞机,刚到酒店,估计赶不上码字了,本章汉末考据内容,追剧情勿订)
自建安年间起,截止到文帝末年的部分名将按食邑数排了个序,由上至下。
夏侯敦二千五百户
夏侯渊八百户
张辽二千六百户
徐晃二千九百户
乐进一千二百户
于禁一千二百户
曹洪二千一百户
曹仁三千五百户
张郃三千三百户
臧霸三千户
李典三百户
李通四百户
文聘一千九百户
庞德三百户
许褚要到明帝时才七百户
吕虔要到明帝时才六百户
曹休要到明帝时代才有二千五百户
这里列举了曹魏的主要将领的食邑数情况。
如果排前三名的话,是曹仁、张郃、臧霸。
曹仁的三千五,是文帝即王位后一下子加封了两千户,情况很特殊——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数目。
曹丕篡汉登基,确给功臣都有所加封,但最多也就是加了一千户,而且是即“帝”位之后。曹仁一下子加了两千户,而且是曹丕刚即“王”位,曹仁这个“首富”来得突兀,属于暴发户性质,隐情后述,此不赘言。
然后是张郃,虽然他在文帝朝可以排到老二,但他在曹操时代的功绩怎么也不见得能超越张辽、夏侯这帮人物,在曹丕篡汉前后他的食邑很难超越张辽的二千六百户(即便是张辽,其中一千户还是曹丕称帝后才加上去的)。不过从历史资料来看,此人此后确有战功,虽无明文记载,增邑也在情理之中。
以上两人,尽管有些问题,但排在前几位,倒也不让人奇怪。
臧霸就奇怪了。
论战功、资历,亲疏,怎么轮不到他排第三。
读史当处处存疑。
仔细考究之下,竟牵出了三国之间一段公桉。
曹操去世后,前三国的制衡局面被打破。刘备趁曹丕忙于整理内部之机,东征孙权,于公元222年夏,与东吴会战于夷陵,蜀军大败,刘备帅残部退守三峡白帝城。吴将徐盛、潘章、宋谦等纷纷要求一鼓作气攻蜀,被陆逊断然否决,理由是,曹丕即将攻吴。而后果如其然,然而曹丕临江,不战而退,又让人大跌眼镜。
这段历史,曹丕的行为显得有点莫名其妙。妨碍曹魏统一天下的,就是孙刘联盟,现在孙刘交恶,刘备被大大削弱了,且孙权至少在名义上是服从于曹魏的,无论从道义还是从实利上,曹魏都不该舍刘而击孙——曹丕难道真的是疯了?
如果仅仅从表面来看,是很难理解曹丕的行为的,可当我们把历史串通了来看,一切就不难理解了。
一、曹操死后的洛阳动乱
就当时形势而言,吴、蜀虽然实力较小,但已经过多年整合,内部不存在问题。而曹魏不同,曹魏本来内部矛盾就比较深,曹操一死,许多矛盾立刻表面化了,如《晋书*宣帝纪》说:“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
首先是青州兵。曹操起家,主要依赖的,就是被他收编的青州黄巾余部,但是这帮人到底是强盗出身,虽随曹操多年转战,仍处于相对独立状态——曹操也不见得完全信任他们——以上所列曹魏主要将领中,居然没有一个是出身于青州黄巾!这和曹军的兵力构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曹操在洛阳去世后,青州兵引发了一场骚动,其中又涉及到了臧霸。
《魏书.臧霸传》注引《魏略》云:“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霸遣别军在洛。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臧霸所部是青徐人,也多是收编的黄巾余部,曹操收编青州黄巾时,臧霸也同时收编了徐州黄巾,《臧霸传》云:“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这和曹操的情况是一样的。由于这两支军队本是同源,所以洛阳的青州兵逃走的时候,臧霸所部的徐州兵,也一起逃走了。
对于曹丕来说,这是形同叛乱的行为。但此时他一方面要应对鄢陵侯曹章对他继统合法性的挑战(《贾逵传》云:“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另一方面,他又要稳定天下人心,还要准备篡汉,对此只好采取大事化小的态度。
《贾逵传》注所引用的《魏略》很能说明问题,“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贾)逵以为方大丧在殡,嗣王未立,宜因而抚之。乃为作长檄,告所在给其廪食。”
《徐宣传》则云:“或言易诸城守,用谯沛人。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谯沛而沮宿卫者心?’文帝闻曰:‘所谓社稷之臣也。’”曹丕说徐宣是“社稷之臣”,不是说这话的本意对,而是说徐宣明白必须安抚人心的现实。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