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方面,犯了常识性错误(1/2)
兄弟姐妹们,在府兵问题上,我犯了常识性错误:一是我之前说府兵的军府分为上中下三等,事实上除了这三等,以上还有一个特等。
二是由于少算了特等以后,军府所统兵力也搞混淆了,之前说上等军府统兵1500、中等统兵1200、下等统兵800。然而实际上是特等军府统兵1500人,分5团,每团300人;上等1200人,分6团,每团200人;中等1000人,分5团,每团200人;下等800人,分4团,每团200人。
也就是说,特等军府在团这一级比下面三种多了100人,而团以下的作战单位都是100人一旅、50人一队、10人一火、5人一伍。
府兵平时除了要进行军事训练之外,还要识旗号、唱军歌,三者同属于必须考核的项目;而各地府兵所在的军府分别由十二卫(四府不掌府兵)、东宫十率/六率分掌。当他们到京城值勤的时候(古称‘上番’),都住进所属的十二卫、东宫十率/六率的军营之中。
“上番”期间,朝廷为了检验府兵战斗力、军府将领统兵能力,便让他们到陌生环境进行军事演习。对抗双方分别由一个或者几个军府组成。而军事演习的具体事项由十二卫负责、兵部从旁协助。
除此以外,皇帝还会一個军营一个军营去巡视、演讲、灌输忠君爱国思想、讲解战术等等。就算皇帝去不了、教不了,他也会让太子、皇子、心腹亲信代表自己前去。所以十二卫、东宫十率/六率的大本营,还是当时最顶级的军事院校。
“军校”课程虽远不如现在完备、科学,但却符合当时需求;以那个时代的背景来说,已经十分先进、十分完备了。而十二卫将军们肩负着校长、授课老师之职;十二卫长史、诸曹等于是主任、后勤主管之类的文职人员。
至于很多隋唐小说里的主角一旦建议办军校,皇帝就大感兴奋、名臣名将跟着一起激动并大声赞同的论调,与皇帝和名臣名将的档次半点关系都没有,实则是……
。。。。。。
府兵战斗力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大业中前期,而不是唐朝。这可不是我捧隋黑唐,而是史学家们的论调。之所以如此:一、隋朝大业中前期的人口比唐朝多,如果说隋朝是百里挑一,唐朝或许只是十里挑一,优胜劣汰的余地差距大,士兵的战斗力,自然就出现了。
二、府兵制和均田制息息相关,两者都正式形成于隋朝,大业中期之前,朝廷分田到户(均田)以后,还论军功赏土地,承诺的封赏基本上都到位;而后,世家门阀借隋末乱世之契机,兼并了大量良田;剩下的良田,又先后被李渊、李世民赐给开国功臣、玄武门政变勋臣,这便导致均田制已经混乱了、朝廷无良田给百姓和士兵,结果很多时候承诺都失信于军,而士兵的作战意志、忠诚也因此而大跌。
三、隋朝士兵刚刚分田到户(均田),兼并土地的现象尚未兴起,所以士兵家有余粮,体格普遍好;初唐虽然也在维持均田制,可买卖、强夺土地的风气已经盛行于世,很多失去田地的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这也影响到士兵的体魄、意志、忠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