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求雨(1/2)
老杨的采访内容一播出,便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熊岩也及时的打开手机,查看网友们的反应,反正,网友们的评论,挺有意思的。
“感觉真的不一样了,有退路了!”玉与鱼。
“我的意思是说,以往的时候,我们普通人是没有退路的,我们只能前进前进再前进。”
“那个时候,我们不工作就只有死路一条。不努力,就只会活活饿死。”
“那个时候,只有极少数掌握了生产资料的真富豪,才能躺着不动也不担心自己会饿死。”
“而现在学习小镇一出,相当于只要你学习,你就被国家包养了,你的学习内容,可以是正儿八经的科学知识,也可以是个人感兴趣的东西。”
“而且,每个月学习二十天,休息十天,每天学习六个小时,这样的生活,至少比咱们现在的生活,要好很多。”——玉与鱼。
“我觉得吧,咱们现代社会的生活,是一切向钱看,所有的事情不分大小,都疯狂的追求速度,追求效率。而学习小镇,却是一个慢下来的世界。”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那里的一切都不一样,都是新的。我个人是衷心的希望,学习小镇可以越来愈多。”——和老古董贴贴的识宝。
“我个人是支持的,就是不知道生产力能不能供应的上。而且,我有一个疑问,那里的物价不会很贵吗?什么东西都靠运输,物价肯定不便宜吧?”——可可爱爱藤藤蛇。
“楼上的,你这个疑问,我刚好知道,我二舅更好负责相关工作,我二舅告诉我说,那些蔬菜,都是有关部门高价收购的,只不过售卖的时候,卖的很便宜。”
“据说,这在未来会成为一个新的趋势。有关部门未来从农民那里收购大米、蔬菜的时候,会给予很多补贴,让他们能养活自己,还能发点小财,同时还维持市场价格不变,中间的差额,由有关部门补足。”——欣。
“可以理解,漂亮国就年年对本国农民进行大量补贴,数目超乎想象的多,所以人家农业技术水平才当时第一,人家的产量也是当时第一。事实证明,补贴真的有用。”
“而咱们大夏,过去的时候,也是有补贴的,但大夏太穷了,就算给了补贴,种田的话,也还是只能个人温饱,有的时候,甚至还会赔钱。”
“如今,大夏有钱了,不差钱了。完全可以在从农民那里收购大米的时候,直接十块一斤,二十一斤,然后对市场出售的时候,再维持两块一斤。”
“这样一来,相当于国内市场上每卖出去一斤大米,有关部门就补贴十八块钱。这样,种地就会成为新兴行业,就能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大量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
“人才都跑去种地了,农业自然可以发达起来。农业科技,也肯定会嗖嗖嗖的上涨。老百姓呢,吃的大米质量、口味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在这个循环之中,唯一的问题就是,有关部门到底有没有这么多钱,能不能拿出这么多的真金白银去补贴我们的农业?”
“大夏是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假设每亩地平均亩产两千斤,那么总数目就是三点六万亿斤,一斤补贴十八块,这一年就得六七十万亿人民币,有这么多钱吗?”
“而且,这还是大米,如果再加上蔬菜,再加上玉米、小麦等食物,那每年光是补贴农业的钱,就得上百万亿了?”
“这么多钱,想想就觉得不靠谱,咱大夏如今广义货币总量,好像也就才几百万亿,你一年就拿出上百万亿去补贴农业,不可能啊!”
说着说着,王玲就觉得不对。
如今的王玲,已经顺利的获得了西北学院农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而且,她此刻已经提前入校,来到了学校里的学生宿舍了。
这会儿正通过电脑在往上发表意见呢,可是说着说着,她自己就觉得不对劲了,于是便喊来大辫子室友:“大聪明,快过来看看,哪里出问题了?”
西北学院和以往其他大学不同,其他大学录取分数线,基本上是一样的。
所以,招录的学生,同一个省的学习能力,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而西北学院,有七成是通过高考录取的,还有三成,是自主招生录取的。
这是一开始的打算。
后来,通过虚界自主招生,发现人才太多,彼此间的比例,就变成了五比五了。
准确的说,如果去除农学院,那么高考和自主招生的录取比例是七比三,如果加上农学院,那么高考和自主招生的比例就变成了五比五。
所以,农学院之中,考生的分数差距是比较大的。像王玲,她自己的高考分数,也就是个普通一本,上二一一都够呛。
而她的室友,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学霸,虽然上不了清北,但放在过去,那也能上全国第三的学校。
至于全国第三到底是谁,有多少所,起码也有七八十来所大学号称自己是全国第三。
不过,王玲虽然成绩不行,但却足够能吃苦,韧性够强。当初的农学院自主招生,她一路坚持到了第六天晚上,所以,她羡慕舍友的学习能力,舍友羡慕她的坚持能力。
学霸室友瞅了瞅她的发言内容,最后忍不住笑了笑:“多正常呢?你怕是不知道,咱大夏最近半年来到底印了多少钱吧?”
“我告诉你,根据官方公布,从灵气复苏到现在,大夏已经印刷了二百多万亿货币。之前是二百多万亿,这半年又印了二百多万亿,现在都快五百万亿了。”
听道五百万亿这个数字,王玲忍不住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咱大夏一共也就才十四亿老百姓,五百万亿的货币总量,平分一下,岂不是人人都能有三四十万?不过,这么一听,好像确实也不多的样子。”
看着王玲一脸迷糊的模样,学霸室友忍不住叹息一声,详细的解释道:“这不是很正常?”
“清朝的时候,整个朝廷一年总收入,一开始也就才几千万两银子。可是,到了清朝末年,海关被国外接管,大量国外先进技术流入国内的时候,一年总收入就轻松上亿了,当然,当时也确实民不聊生就是了。”
“然后,等到满清灭亡,袁世凯发行袁大头的时候,一个袁大头相当于半两银子。可是当时间来到二十年后,南京政府一年的花销就有六亿元、七亿元,折合成银两,那也是三四亿两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