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出海究竟赚不赚钱(1/2)
永乐三年,十月初二。
早朝。
“目前朝廷政事的当务之急,是要五项并举。”
朱棣端坐在金台上,俯视着朝堂一众王公大臣,朗声说道。
“第一件,郑和出海巡洋载誉归来,足以证明开海之举利国利民。大海之中,奇珍无数,既可以养身,还可以养民,更可以养天下。”
“第二件,《文献大成》已经编纂了两年多,收集的数目不过一千余卷,大都是历代先贤的典典籍文章,显得过于狭隘,有些小气。”
“就没有骂朕的书么?若有,那就也编进去!必须得让后人看看,骂朕的书是怎样的,他们为何要骂朕,千秋功罪,任由后人评说。”
朱高煦以皇储的身份,端坐在朱棣左手边下的第二台阶上。
此时,听到朱棣如此大气磅礴的话,他发现自己与朱棣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少差距,比如朱棣博大的胸襟,就很值得他学习。
“所谓无书不足以知礼,无礼不足以教化。”
朱棣接着说道:“解缙,你们编纂大典的时候,要把各族各地的精髓,都收集进来,只有相互交融,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积攒金玉哪里比得上书籍之教化?编纂《文献大成》是为了传给子孙后代,此功德无量之举,万万不能敷衍了事,必须郑重以对。”
解缙出列躬身道:“微臣领旨!”
朱棣继续道:“第三件,移民实边之事,必须继续执行,尤其要加大对关东(努尔干)、关西(河西走廊)的移民力度。”
“第四件,推广科举革新、皇家银行、户部银行之事,要逐步向直隶周边各省府县铺开,要让天下臣民皆享受到朝廷的利国利民之策。”
“第五件,四级官道与各府县书院等工程的修建,不能懈怠,仍要继续。”
“臣等遵旨!”
工部、礼部等官员齐声道。
“陛下。”
户部尚书郁新躬身道。
朱棣一看郁新发言,颇有些无奈的说道:“既然郁卿想算账,那就算吧!”
“陛下,郑和率领的船队,自海外带回的香料、胡椒、苏木、药材等番货,卸船后至今仍堆积在码头附近临时搭建的简陋仓库里。”
郁新恭声道:“若遇大雨狂风,必然会造成难以计量的损失。此外,广东、云南、山东等地的水涝、旱灾、蝗灾造成的损失,三年内不足以恢复。”
“郑和这次出海巡洋,所费二百余万两银圆的漏洞,至今尚无处弥补。此时陛下又要编纂大典,修建各地官道、书院都要花钱,但钱从哪里出?不能只靠着国债度日吧?”
说到这里,郁新躬身作揖道:“老臣夜夜睡不着觉,想都不敢想。陛下,永乐一朝干的大事太多了,给子孙们留点一些事做吧!”
“说来说去,还是老调重弹。朕派郑和出海巡洋时,你就是这套话。”
朱棣故作不悦道。
“老臣当时确实这么说过,可是当时陛下说,若郑和在海外获得成功,定能带回大批的钱财,可现在却带回来一大堆番货,就是没有银钱。”
郁新直言道:“不仅没有银钱,还得耗费钱财和人力去管理,去的时候花钱,回来还得花钱,这样‘赔本赚吆喝’下去,真的不值啊!陛下!”
“太子,你怎么看?”
朱棣不想让皇家商行的职权太重,所以他不打算把郑和运回来的番货交给商行出售,他想让众官员也尝一尝出海的红利甜头。
目前,欧阳伦已经在与商行旗下各家商号商量着将番货运到内地贩卖,事成之后,朱棣的内承运库将获得巨额的利润。
朱高煦自然知道朱棣心中所想,故作敷衍道:“父皇,儿臣已去码头看过那些番货,容儿臣想一想,再做定夺。”
朱棣点了点头,然后望向宗王班序里的朱高燧,问道:“赵王掌管泉州市舶司,可有万全之策啊?”
“父皇,儿臣认为,就这点事,无须如此麻烦,建一个既大且牢固的库房,把那些番货搬运进去,不就得了?”
朱高燧恭声回道。
此话一出,堂上许多官员皆发出了不失礼貌的轻微笑声。
宁王朱权暗暗叹息,对数月未见的朱高燧感到了一丝失望。
同样感到失望的还有朱棣,他以为朱高燧有所长进,可从其人眼下的反应来看,应该是没有领会他的意思。
朱高燧又不傻,反而很聪明。
他见周边许多大臣窃窃私语,脸色涨得通红,十分尴尬的向郁新问道:“郁尚书,你说小王的建议行不行?”
郁新躬身道:“如若按照赵王殿下的建议去做,番货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睡觉,仍然需要耗费人手管理,因此,这个建议等于没说。”
“那你说该怎么办?”朱高燧反问道。
郁新向朱高燧拱了拱手,然后转过身,面朝金台上的朱棣,躬身道:“陛下,老臣以为,番货是郑和运回来的,该怎么办,不如先问问郑和。”
这时郑和发现他被郁新点名,不得不从边上的角门走过来,躬身向朱棣行了一礼,恭声道:“陛下,堆积在码头上的番货,无非两种。
“一是海外邦国进献的贡物,二是各国贡使随船携带的私人货物。”
“由贡使代表其国王进献给陛下的贡物,其实数量很少。自洪武年间,太祖皇帝就定下了厚往薄来的规矩,以期与我大明天朝上国的身份相符,所以在明面上,朝廷得到的贡物,还没有陛下给番邦的赏赐多。郁尚书刚才所说的‘赔本赚吆喝’指的就是这个。”
“至于过去各国贡使随船携带的私人货物,往往超过贡物的数十倍,皆被那些番商在大明口岸自行买掉了,以求赚取私利。”
郁新听出来郑和是想改变这个太祖之前的旧规矩,于是当即出口提醒道:“郑和,这可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
朱棣却给予支持,高声道:“郑和,你说下去。”
“是。”郑和躬身道。
然后,他接着说道:“陛下,微臣率大明宝船队,巡使西洋各国,见各国多采用征税之法。”
赵王朱高燧接话道:“对,番邦收咱们的税,咱们也收他们的税啊!”
“陛下,洪武七年,太祖皇帝下令关闭了沿袭唐、宋、元三朝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从此只允许朝廷的贡、赐往来。自那之后,来朝使者越来越少,如今正是睦邻友邦,广纳贡使的好时机。臣以为,眼下还是不征税为好。”
朱棣点头道:“怀柔远人才能万邦来朝,你这建议,可谓是深谋远虑。”
“陛下,微臣奏请,对各国使臣带来的私人货物,可以清点之后,留出一半,允许他们在七天之内自行贸易。”
郑和躬身恭声道。
郁新问道:“那另外一半呢?”
朱高燧很不礼貌的接话道:“父皇,儿臣建议这另一半,由朝廷没收,充缴国库。”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