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贤臣魏忠贤(第一更,求订阅)(2/2)
他们的书信中并不一定只有红薯的产量,肯定还会有地方的事务的,有了他们的禀报,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情能瞒得过自己?想通其中的好处后,朱由校的心头不由的一惊,出这个主意的人,是真正的心在社稷啊!那怕就是锦衣卫,也不一定有那些地方官更了解地方,他们的秘信才是大明最真实的一面啊。
这那里是什么“红薯信”,分明就是借着红薯的名头弄的“秘折奏事!”,朱由校相信那些官员肯定会发挥它的作用,因为这是他们在皇帝面前展示自身的机会!
这个办法很好!
其实,那怕就是施奕文,也没想到自己随口的建议,会在朱由校的心里掀起这样的波澜,当然更没有想到原本只是起到督促作用的书信会演变成“红薯秘奏”,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有了它的存在,皇帝不至于变成瞎子聋子。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到那时肯定有乡绅千方百计索要种薯,有了乡绅们带头,百姓们自然乐意种植,待百姓开始种植时,再由官府出面,与乡绅、地主们协商,准百姓用红薯干交租。”
见皇爷高兴,魏忠贤又说道。
“皇爷,除了让官员去办之外,明年乡试时,各地士子云集京城,待到乡试结束之后,皇爷大可以格加恩赏,念他们赴试不易,把红薯种赐赏给他们,让他们好生种植、好生推广,惠及家乡百姓,这些士子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把种薯带回去,自然也就带回到全国各地了,”
要是说先前的建议,还让朱由校有些怀疑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也不再怀疑了,这绝对不是魏忠贤的主意。
但是这个主意好啊!
明年进京城赴考的士子岂止万人,他们来自全国各省,虽说不是每个县都有吧,但是每府必定都有几位,把红薯赏给他们,自然也就可以在一夜之间,把红薯传到大明各地。
“……虽说百姓们不能迅速受益,可那些士子回乡后,必定会以红薯向乡亲炫耀,炫耀这是皇帝的赏赐,将来百姓们受到实惠,也必定会感激皇爷大恩大德。”
当然,也会感激我魏忠贤了,毕竟,这可是咱家提的建议,到时候,百姓们肯定会给咱也立长生祠的,等到那时候,咱魏忠贤可不就是千古贤臣!
想到这,魏忠贤的心里那是一个得意啊!
咱老魏当太监怎么了?
你们那些个读书人一个个的读着圣贤书,又怎么了?
咱老魏是太监,可咱那也是做好不少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就像这红薯吧,这可是能活命千百万人的好东西啊,你们那些读书人,拿到手里都几十年了,怎么了?怎么了?
天下的老百姓谁知道了?
屁用没有,到最后,不还是咱老魏的功劳,咱老魏那才是大明的大贤臣啊!流芳百世的那种!
心里得意之余,魏忠贤甚至开始寻思着,回头是不是应该让人写本书,好好写写咱老魏的功劳,至少这传红薯的功劳得大书特书,然后在老家再建个祠堂,让所有人都瞧瞧,咱老魏虽然是太监,可那也是能办事的人。
也就是在魏忠贤的心里各种念头浮想联翩的时候,在他暗自激动的时候,突然皇帝轻飘飘的一句话,传到他的耳中。
“进忠,这些法子都是你想出来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