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宁正而毙,弗苟而全(1/2)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四百七十章宁正而毙,弗苟而全了不得的小友?
于文明、于彦昭愣住了,左思右想,也不知道自己府上有哪位小友了不得,值得这位亲自上门。
朱允炆见两人不明白,索性摊开了直说:“我要见于谦。”
“于谦?”
于文明瞪大眼,于彦昭站起来警惕着。
于谦哪里是什么小友,那是小孩好不好,你这人怎么这么不懂事,哪里有登门拜访不是为了主人家,而是为了一个还不到三岁的娃娃?
他该不会是想抢走自己的孩子吧……
“你这是何意?”
于文明毕竟是朝廷里混过的人,场面还是见过,转眼便镇定下来。
朱允炆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想见一见他,说几句话就走。”
于文明提醒道:“这里是于家,不远处便是钱塘县衙。”
朱允炆点了点头,端过一杯茶,吹了吹,说道:“看一位小友总不犯法吧?”
于文明神色不定,眼前的人身份不明,又不像是本地人,外地来的还能直接喊出自己孙子的名字,指名道姓要见一见,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朱允炆见这两人默然不语,便擦了擦手,对身后的薛夏伸出手,薛夏从身后包裹里取出一幅画轴,交给朱允炆,朱允炆拿着画轴,对于文明说道:“不见也无妨,这幅画留给他吧。”
于文明皱眉接过画轴,展开一看,深吸一口气,激动地看着朱允炆,道:“你,你从何处得来此作?”
于彦昭凑近一看,也是眼放精光。
画中之人只有三十五六的样子,一袭朝服,两袖清风,双眸远瞻,眉间忧愁,似在悲悯山河,心忧社稷。
这是文天祥!
于文明一眼便可辨出!
这一幅画像,比自己家里挂着的画像更得其真,更能表现文天祥为国为民的情怀。
朱允炆平静地说道:“这一幅文忠烈画像,是其任职宁海军节度判官时为吏民所绘,不说是人间孤本,也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真作。听闻于公敬重文忠烈,想让儿孙如其一样精忠报国。既然如此,那这幅画便送给他吧。”
“这,这实在是太贵重了。”
于文明不敢收,虽然极是不舍,但毕竟是君子,卷起画轴递给朱允炆。
一幅画很贵重?
确实是如此。
朱允炆很清楚,在这个没有照相机的年代,人画像的成本是有些高的。
首先你需要找一个很厉害的画家,其次你还得一动不动,再次,画好了还得上色,这里的上色可不是简单的弄点颜料,考虑到这些画像想要留给子孙后代,通常上色都是用的矿物色,比如朱砂,雄黄、石绿、青金……
没点钱,最多你就是个简笔画素描……
这还不算完,一些细节还得注意,如果你这个是七品官,画师不小心在衣服上画了五品官的禽兽,你又没注意就挂起来了,万一哪天跪着看午时三刻的太阳,才想起来都是禽兽惹的祸,那实在是太悲催了……
活着的人弄一幅肖像画容易,毕竟还没死,找人画一幅就是了。可是历史中的人物,人都走了一百多年了,你找谁画去?看不到真人,总不能看着空白纸张,在那里嘀咕:一个丁老头,欠我俩鸡蛋,我说三天还,他说四天还……然后就成了吧。
历史人物的画像是极为珍贵的,加上这个时代还不流行批量复制,也没有人胆子大到拿文天祥的画像去赚钱,所以能从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画像,是极为珍贵的。
不夸张地说,真正接近文天祥本身的画像,整个大明不会超出五幅真品,而这就是其中之一。
说它贵重,一点都不为过。
朱允炆看着于文明,笑道:“我送出这件礼物,只是提前酬报罢了,他日于谦若可成才,定会如文忠烈一般,名留青史,万古流芳。若这画作能鞭策他求知奋进,一切都值得。”
于文明深深看着朱允炆,肃然道:“教导孙儿成才,乃是我等理当为之,怎可收你酬报?”
朱允炆解释道:“于公,我说的酬报,是给于谦的……”
“呃……”
于文明、于彦昭傻眼了。
“那就这边请吧。”
于文明终于收下,请朱允炆等人进入供堂,并命于彦昭去带于谦过来。
朱允炆看着供堂上的文天祥画像,沉默良久。
文天祥是一个奇特的人,他在最危难的时候起兵抗元,在大厦将倾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英雄,正是中华文明的魂魄所在!
后世人都知道那一句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在朱允炆看来,那一首《正气歌》更应该被人传颂: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