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1808章 它山之玉,可以为错

第1808章 它山之玉,可以为错(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为迪迦:当镇压一切敌 全球探秘:开局扮演死侍,队友麒麟小哥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诸界第一因 神豪:我有一亿亿舔狗金 重生,从心动开始 武道第一仙 偷听祖龙心声,被逼做他女婿 请大老婆上身 我有一座避难所

第1808章 它山之玉,可以为错

那么,古铜镜到底是易碎还是结实?

其实,钱钟书的实验结果是对的,但结论是错的。

根据现代对古铜镜的合金成分分析,齐家文化到西周晚期,铜镜铜、锡、铅含量不稳定。

这一时期的青铜镜,含锡量较低,颜色红黄,质地较软,映照效果不佳;

战国至唐五代时期,多为含铅的高锡青铜。

成分一般为铜72%、锡22%、铅5%,多不含锌或含量极低,硬度高,适合铸造各类图案,但容易破损;

宋至明清时期,成分一般为铜70%、锡6%、铅13%,锌多数大于10%。

因瓷器兴起,铜镜注重经济实用及制作简便,因而减少了锡的含量,增加了铅和锌的含量,以方便铸造。

这才造成质地较软,图案模糊,甚至歪扭变形,但铜镜不容易破损。

通过成分分析看出,宋代以前的铜镜含锡量较高,硬度大、质地脆,容易摔破;

而宋代以后的铜镜含锡量较低,含铅锌较高,硬度较低、质地较软,不易摔破。

因此,钱钟书先生“摔铜验典”的精神可嘉,但摔的是宋以后的铜镜,结论自然会出错。

小小铜镜,映照千年历史,成为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成为对历史的隐喻。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回顾过去、看清当下、启迪未来。

可惜陈文哲在这里看到的青铜镜,都是仿制品。

可仿制品要是做得好了,也很有收藏价值,比如眼前的战国铜镜。

这是一面,仿制的战国至前汉初期的松绿石象嵌镜。

这面镜子的直径28.0cm,重1313g。

此镜圆形,无缘。

镜体整面以金属细工装饰技法「错石」工艺制作。

即在待错的铜镜錾槽里,用漆液粘嵌绿松石,然后打磨加工而成。

镜体从内向外分作三环状区,内环区施蕾状纹,外环区饰变形云纹。

作为主体的中环区,则主要是三角状几何形构图,状如战国时代兵器之斧钺或长矛。

以斧钺状构图,至今极为罕见。

这面镜子就很不简单,因为其上用到了现代人很少使用的工艺。

这是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在待错的铜器的錾槽里,用漆液粘嵌绿松石,然后错磨加工,称“错石”。

北湖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背面兽面纹嵌有绿松石,磨错痕迹十分清晰。

齐鲁临淄出土的战国金银错绿松石三纽铜镜,在粗线条的云纹上错以金丝,地嵌绿松石,工艺水平很高。

尤其金银丝和绿松石组合一起,色彩更为绚丽。

错石的石,概指绿松石。

汉代一件嵌松石鎏金铜斛铭文,称绿松石为“青碧闵(玫)现”。

东汉时将绿松石叫作“青碧”,所以错石也称“碧错”。

这样就更能反映出,它在色泽上的特点。

“错石”一词是容庚在《商周彝器通考》中提出的,古代嵌松石的铜器,多经磨错,应与金错并称,故容庚称之为“错石”。

还有一说为“石错”,这些都是有道理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一人之下:千年布局被冯宝宝曝光 怪异幻想入侵中 我一个演员,会亿点技能很合理吧 重回1980去享福 校花别沾边,重生的我只想搞钱 我一个网约车司机有点钱怎么了 神探陈益 九号半 神豪:给兄弟花钱就返利 娱乐圈第一深情?我可是海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