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三百九十一章 相聚酒中仙(1/2)
[]
https://wujixsw.com/
汴梁,酒中仙。
陆垚跟苏轼、苏辙还有曾巩把酒言欢,时间过得很快。其实陆垚还是非常喜欢和这些文人才子在一起相聚的,这跟他与陈晨还有潘文在一块的时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当然,这倒不是说陈晨和潘文与苏轼和苏辙相比层次要低,这几个人本来就没什么可比性。陈晨和潘文说到底也只是平民,就算是潘文家中是大商人,但是他一辈子也不会走上官场这条路,陈晨就更不用说了,他的心愿无非就是让老陈和他的母亲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而面前的这三位就不一样了,苏轼、苏辙、曾巩,这三个日后都会被称作唐宋八大家,那是被后世所知晓并且认可的大才,他们的目标和志向,跟寻常百姓可是大有不同的。不管三人最后的结局如何,但是他们也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也都算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跟他们在一起喝酒交谈,陆垚觉得是人生一大幸事。
这三人当中,陆垚没有想到的是,苏轼豪放不羁,对于朝政之事虽说关心,但是也没有出现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的情况。而曾巩这边,通过了解陆垚发现他的性格更加的刻板一些,身上的文人气质也更重。
倒是起初不怎么起眼,一直跟在苏轼后面的苏辙,在经历过这次会试之后,陆垚对他的印象反倒是开始加深了。
在苏辙身上,陆垚看到了现代进步青年的影子,可以说是一腔热血。
结合着苏辙的一生,陆垚或许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嘉祐二年,苏辙、苏轼兄弟参加礼部会试,当时欧阳修知贡举,将苏轼、苏辙兄弟置于高等,苏辙名登五甲。中第后,他献《上枢密韩太尉书》于枢密使韩琦。同年四月,因母亲程氏去世,父子三人回到蜀地。
嘉祐三年(1058年)至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苏辙随父在开封游历。十二月,全家抵达江陵,苏辙将舟中创作的诗赋一百篇整理为《南行集》。
嘉祐五年,苏辙随父从江陵回到开封,父子三人将途中所作的诗赋(共七十三篇)整理为《南行后集》,苏辙作《南行后集引》。三月,天章阁待制杨畋奉命调铨(根据考绩迁调)官员,授苏辙为河南府渑池县主簿,又举他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科举吏治类科目)。同年,苏辙与苏轼在东京怀远驿读书,准备制科考试。
后,苏辙参与殿试,在文章中从治理朝政和私生活两方面批评了宋仁宗。
治理朝政:苏辙写道,因为大宋国立昌盛,宋仁宗就放松了警惕,养成了一种“无事则不忧,有事则大惧”的心态;庆历年,宋仁宗劝课农桑、兴办学校,后来又派使者巡视天下,这些行为都只是“面子工程”,只不过想名垂千古。
在私生活方面,苏辙更是“毫不吝啬”:“近岁以来,宫中贵姬至以千数,歌舞饮酒,优笑无度”这是他的原话。
不仅如此,苏辙还列举了6个遗臭万年的昏君——夏朝的太康、商朝的祖甲、西周的穆王,以及汉成帝、唐穆宗、唐恭宗,这差不多就是把宋仁宗和这些昏君归为一类。另外,还说宋仁宗挥霍无度,奢侈至极。
片刻之后,司马光大笑着说:“这篇文章极佳,应该被评为上等才是!”
一时间两位考官意见不一,另一位考官范镇出来打圆场道:“不然这样吧,把他评为四等,不算好,但也不至于他的才华被埋没。”
站在一旁的三司使蔡襄,看准时机,说:“吾三司使也,司会之言,吾愧之而不敢怨。”
大意是:我看到这篇文章,也很愧疚,这些话就连我一个三司使都不敢说,苏辙勇气可嘉。
不料,胡宿铮得跟头驴样,死活不同意。
大家只好把这篇充满争议的文章,呈给宋仁宗本人。考官们心中都在打鼓,害怕龙颜大怒,殃及到自己。宋仁宗正在看文章,在场的人屏气凝神,大殿里安静得连根针掉都听得见。宋仁宗一直沉默不语,胡宿稳不住了。他上前说道:“刁民苏辙,道听途说的事,竟然胡言乱语到了朝堂之上!”
不料,仁宗不以为然地说:“诶,爱卿,看事情不要只看一面。虽然他的文章有些夸张,但是也提醒了我,同时,也证明了苏辙是一个敢于直言的人,这不正是朝廷需要的人吗!”
其他考官都松口气,心中很是敬佩皇帝的宽容大度。
在揭榜之日,苏辙并不抱有希望,只是陪着哥哥来看成绩。
兄弟俩来到放榜之地,苏辙故作轻松地说:“哥哥,我就不去看了,我在这等你。”
苏轼对自己对弟弟也无可奈何,叹了口气,自己去看榜了。
正在苏辙惆怅之际,哥哥高兴地跑过来,喊道:“中了中了!”
苏辙面不改色地说:“恭喜哥哥高中!”
哥哥解释说:“你也中了!”
虽然不如哥哥的“上等”,但是这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有了这件事,苏辙的名声在官员中可算传开了!
不久,苏辙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正式步入官场。
要知道的是,之后的苏辙可就遇不到这么好脾气的皇帝了。
这件事情现在想来,陆垚只觉得,一个皇帝能够拥有如此秉公直言的臣子,是他的幸运。而反过来说,一个臣子能够遇到这样大气度宽容的皇帝,也是他的福分。
等到仁宗驾崩之后,苏辙的运气似乎也就用尽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