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相公 > 汴梁时月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出所料

汴梁时月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出所料(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熊孩子 综武江湖:我为大理寺卿 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 废土种田就是要攒 表姑娘的桃花劫 神豪人生 武侠:从笑傲江湖开始坑主神 艾泽拉斯阴影轨迹 对垒 锦衣色

[]

汴梁,内外城交界处。

放榜日,情理之中会有许多的学子们聚集在城墙下观看自己这次科举考试的成绩。要说这次放榜跟之前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赵祯选择放榜的城墙,是在内外城的交界处,这一点在陆垚看来,多少自己做的努力,也算是缩小了一些内外城的差距。现在因为新蹴鞠大赛的举办,住在外城中的学子们比内城中的人还要多,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毕竟有很多的学子对自己的这次科举考试成绩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还是有可能进入到殿试当中去的。不过一旦他们没过,离开汴梁就是注定的事情,所以,还是住在外城区比较稳妥一些。

另一方面,自然就是因为这新蹴鞠大赛的开始,陆垚之前曾经在观看比赛的时候观察过,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还是有很多都是文人书生的,只不过这蹴鞠或许在他们看来不是什么大雅的运动罢了。

而之所以现在留在这汴梁中的学子人数这么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陆氏钱庄的贷款业务了。

于是,陆垚和苏轼苏辙到了这内城外城交界处的时候,看到的是人山人海的学子们,这个时候按照现代的时间,也就才八点多钟而已,城墙下面都聚满了人。官府的人员应该至少还有半个小时才会到这里进行放榜,不过大家看起来都十分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了。

三人走过来的路上,苏轼和苏辙十分神秘,说有一位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也想见见陆垚,说是对陆垚仰慕许久。陆垚心中有些纳闷,能够得到苏轼和苏辙认可的,到底是何人呢?

还好,那人站的位置比较显眼,苏轼瞬间就找到了他,随后,几个人汇合到了一处。

陆垚看着眼前这人,身高不算太高,年龄要比苏轼苏辙两兄弟还有自己都大上一些。虽说其貌不扬,但是整个人给到陆垚的气场十分强大,陆垚只是看一眼就知道此人一定是那种对自己十分自信的人。

“这位就是小陆大人么?”那人见到陆垚,不等苏轼和苏辙介绍,朝着陆垚便作揖,说道:“在下曾巩,字子固。”

陆垚在心里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怎么把这家伙给忘了呢,她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啊,而且也是这届科举考试的学子。

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18岁时随父赴京,以文相识王安石,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并。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此后,他不但认识了欧阳修,结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经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

庆历七年(1047年),其父去世,只好辍学回归故里,侍奉继母。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

这次科举考试,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进士第。

《我的治愈系游戏》

嘉祐四年(1059年),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

一年后,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理校出《战国策》《说苑》《新序》《梁书》《陈书》《唐令》《李太白集》《鲍溶诗集》和《列女传》等大量古籍,对历代图书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写了大量序文。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北宋熙宁五年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浙江省宁波市)、亳州等知州。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他根据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致力于平反冤狱、维护治安、打击豪强、救灾防疫、疏河架桥、设置驿馆、修缮城池、兴办学校、削减公文、整顿吏治、废除苛捐杂税,深受群众拥戴。

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文风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认为:“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朱熹也推崇他“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其诗文曾被选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

曾巩还十分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在南丰“子固公园”,有曾巩幼时读书处——读书岩、曾文定公祠、仰风亭、思贤堂,县博物馆亦建在其内。南昌市有一条.子固路,也是后人为纪念这位先贤而命名的。

曾巩的一生,成就很多。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尤为突出。他积极参与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他散文内容广泛,义理精深,节奏舒缓,感情醇厚,气质内潜;主题明确,说理有条不紊;精于炼句,语言净洁,尤善用排比句、对偶句。《宋史·曾巩传》称他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又称其文“纡除而不烦,简奥而不悔,卓然自成一家”。《宋史·曾巩传》还称他“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既是一个奉父母以德的孝子,又是一个兼顾弟妹于艰难之时的好兄长。

曾巩文章的特色在几个不同的方面。首先是论事之文写得纡余委备,委婉曲折。其次,曾巩文章虽质朴少文,然亦时有摇曳之姿,纵横开合。赠序之文,尤有特点。再有,善于记叙,其特点是条理分明,无不达之意。还有长于记叙、不多写景,例如《醒心亭记》、《游山记》等。但也有极刻画之工,如《道山亭记》。《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

他的议论性散文特点是: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战国策目录序》论辩人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

他的记叙性散文特点是: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十分严谨。

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从他传世的文集来看,他的兴趣主要在于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对他有关应用文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对现代应用文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曾巩的散文作品中,其名篇大都属于记体散文,如《墨池记》、《学舍记》等。而后人在编选散文集时,曾巩的记体散文入选篇目一直居高不下。如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其在《南丰文钞引》中云:“予录其疏札状六首,书十五首,序三十一首,记传二十八首,论议杂著哀词七首。嗟呼!曾之序记为最,而志铭稍不及,然于文苑中当如汉所称古之三老祭酒是已,学者不可不知。”

当然,曾巩在诗歌方面成就也是不少。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我能复制一切 穿越北宋:捡个公主当老婆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特种兵:开局融合死射天赋 成为前任死敌的心魔后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亮剑:火力为王 生子系统哭着求我放过男主 回涯 扶摇少年:李商隐的奇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