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1/2)
这名带我来老师名叫松本奈奈,两个月前才来这里担任这个班级的班主任的,有这一腔热血,带着想要桃李满天下的愿望,一头扎入了辛勤的园丁生活。
每天晚上批作业批到凌晨一两点,隔天又得7点起床,8点到校,身为班主任,很多事情都是需要管的,不像其他老师,只要把课上好,再检查一下作业,就无其他的事情了。
而班主任不仅需要时刻注意班里的情况,大到学生的成绩,小到学生之间的小摩擦,无不亲力亲为。
作为一个刚上任不久的班主任,松本奈奈,这两个月,过的真是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心力交瘁,呕心沥血不为过。
班里29个学生,每个学生她都有想跟她们来一次心与心的碰撞,大家敞开心扉,势必要做到无微不至,雨露均沾,不分伯仲,不分彼此,想让学校成为继自己家后的第二个家
但是可能是她的想象太美好了,等她真正的和这班学生接触后,她才发现,什么叫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公子哥和小姐们可不是她这种普通小市民能教的,先不说她,说的话她们听不听了。
这些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脾气和性格都不是正常学生的模样,即便在学校里面,他们个个都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自然都是不容别人说,女孩子还好,最多私底下就是搞孤立或者小帮派,这种小打小闹,而男孩子就比较让奈奈头疼了,两天一小架,三天一大架,这个月才过了5天,她已经被校长叫到校长室里面不下十次了,今天刚到学校,坐在凳子上,由于昨晚太晚睡,打算在上课前,偷眯三分钟,哪知道凳子还没坐热,就被校长大人的一个电话打过来,她还以为自己的学生又搞出什么事情来了,火急火燎的直接从教师楼和校长室中间的那个草坪直接横穿过来,中间还因为走的太急,崴了一下。
到了之后,知道了只是带多一个学生,心底瞬间松了一口气。
对她现在来说,29个学生和30个学生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她都搞不定,不过就算搞不定她还是会继续跟她们死磕的,作为一个老师,她有义务,而且她还是作为一个班主任!
她的担子更重。
为了这群孩子能在将来,走出社会的时候,能某得一份好的工作,不会碌碌无为!让她们有朝一日,回想起自己的初中生活,有一个叫松本奈奈的老师,为了她们所做的一切,有一丝丝的感动。
那对于松本奈奈来讲,就是莫大的欣慰了!
我看着某奈奈老师激动感慨的说道:“为了她将来的学生能在踏出社会能谋取到一份工作,不会碌碌无为。”
眼底绽放着为人师表的光芒,让人敬之,感之。
“老师,她们出去学校后,会继承她们父母的千万资产,不至于碌碌无为,如果有花不完的钱,算是碌碌无为的话,也许也是一种痛苦。”
趁着奈奈老师发表她的心得于期望的时间里,我随手用布玛给我的手表查了这个学校。
青枞学校,是十年前建起的,期初只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学校,全校的师生不下百人,而大部分的事情都是由校长自己亲力亲为的。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校发展到现在如今,让父母都趋之若鹜的想让自己的儿女进来这所学校,不仅仅是因为这所学校有着高比例的升学率,升学率对于普通家庭的人来说可能是非常诱惑人的一个原因,但是对于这些富家子弟的孩子来讲,只能说一个普通的附加条件而已,就算是没有高分加持,她们拥有的财富也是这些普通人几辈子都追求不到的,大部分人读书就为了以后的生活,而这些富家子弟显然不会为此而烦恼。
富家子弟的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更多附加条件,就算读的不好,父母重金之下,买个文凭也不是是难事,而他们也不可能只有读书这么一条路径可以走,再不济读完书去继承千万资产也不用什么高文凭。
数钱需要高分数吗?
但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就只有读书这条路可以走。
大部分普通家庭的父母挤破了脑袋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能进去这所学校,对于这些父母来讲,只要孩子比他们有出息,那他们就是成功了。
一开始这所学校的校长是为了这些普通学生办的,听闻,这个学校的校长也是出生寒门,从小天资聪明,在学校里面位列前茅,也算得上是学校里面的风云人物。
在鸡身上做鸡头,而在凤凰身上只能做凤尾,别说凤尾了,连凤毛的称不上的时候,此等落差,在他走出他的小县城来到了更大的城市后,他才深刻的理解,体验到,他一直认为的天资骄子,还有在父母眼里看到的骄傲,在另外一个地方,都粉粹成渣,原来连渣渣都算不上。
他一度陷入了迷茫,而迷茫让他的成绩更是下滑。
而本来就垫尾的他,更是跌成为了班级里面的最后一名。
巨大的落差,让他当头一棒,让他瞬间清醒过来。
说起来他确实天身就是读书这块料。
他用他的天赋,取得了某些成绩。
而在城市这些年,让他清楚的知道,人于人的差距,原来是如此之大,见识他们的差距后,他有了想让自己的家乡,想让自己家乡里面的孩子也能接受这种高等教育的想法,他觉得,人和人的差距可能是因为教育的关系,小县城所能教的只是一丘之貉的知识,而大城市确实包罗万千,那些大城市里面很小就能接触的一些知识,在小县城里面确是不为人知的,鲜为人知的,或者说不得而知的,他觉得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这些鲜为人知的知识,他在辞退了城市里面的高新工作,来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手创办了这所学校。
看到这里,大家都会为了这个农村少年为其鼓掌,多好的娃啊,为爱鼓掌!
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人总是会变的,人心就是这样。
长大后的少年,确实为了这所学校奉献出不少的精力,他的努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学校在他一手的操办下日益为人所知,原本是为了农村的孩子能接受到相应的教育创办的学校,到现在,学校几乎全部都是富家子弟。
我关闭掉手表投影出来的摄像,下面说的话不是说人变了各种原因,各种揣测。
各种列举证明。
站在教室台上的奈奈老师,朝着我挥了挥手,让我进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