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 阴谋阳谋(1/2)
“少主,咱们真的要和刘太后合作吗?如果事成之后,那老太婆抵赖反悔了怎么办?咱们只是来为夫人,寻找怀有‘凤血’解毒的。可不是来参加京都城的宫斗的。
来的时候主子一再的交待,让少主不要参与京都城老太婆和小皇帝的争斗。难道少主忘了不成,再说谁知道老太婆说的是不是真话?她真的知道‘灵凤之体’之人的下落吗?我怎么觉得这话不靠谱呢!”一个身穿藏蓝色棉袍的青年男子说道。年龄大约十三四岁的样子。长得剑眉星目,一身的正气。一看就是一个直肠子的少年。
“袁振闭嘴,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少主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哪儿那么多废话,你不觉得这京都城藏龙卧虎吗?这场大雪下的根本就不是时候。不定是哪个高人摆的阵法,催动了天空的云层。使用了极其利害的法术。
不过,这施法之人可真够舍得下血本的。二十年的寿命,就这么白白的被挥霍掉了。真真是可惜了,竟有人做出这等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真不知道是不是嫌自己活的命太长了。
只是可怜了南召国的老百姓。这么厚的雪,不知道压塌了多少房屋。又不知道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又有多少人要卖儿卖女。唉!这些当权者,往往每次都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另一个灰袍中年男子说道。
自己这个儿子一点儿也不长进,怎么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从来不过过脑子,顺嘴就秃噜。自己这次跟着少主出来,一来是寻找‘灵凤之体’持有‘凤血’的人。二来是保护少主的安全,陪少主出来多见见事面。自己这个小儿子这不,也非要闹着出来不可,这才跟着一起来了京都城。
“袁叔,你不要吵袁振。我从来都拿袁振当弟弟看的。袁振心地善良,个性耿直,心里也藏不住事,有什么说什么,这点儿我倒是非常的欣赏。”中间太师椅上坐着一个,身穿火红色狐裘的少年笑着说道。年龄大概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
长得眉青目秀,相貌有些阴柔,长得有些中性美。一双亮如星灿似的眸子,十分的闪亮。鼻直口方,皮肤白皙。眉宇间有一颗绿豆大小的朱砂痣,显得格外妖娆。
蓝衣要是看到,肯定会说对方娘炮不可。长颗朱砂痣,你以为你是《红楼梦》里的香菱呢!长的一张小白脸一看就没安好心眼儿。
“刘太后那个老太婆狡猾的狠,她要是敢骗我,我一定不会放过她的。我们同时跟保皇派和太后党抛出了橄榄枝,可是太后党的很快就传来了消息。可是保皇派的呢,根本理都不理咱们。
分明就是不把咱们铸剑山庄看在眼里。这样目中无人,主子我们是不是要教训一下他们。整个武林,乃至整个天下,有哪一门哪一派敢不给我们铸剑山庄的面子。
谁不是费劲心思的,想得到我们铸剑山庄打造出来的神兵利器。就是刘太后都不敢小瞧咱们铸剑山庄。那孝帝慕容景又算个什么东西。一个被刘太后扶起来的傀儡皇帝罢了。也就这两年才有些渐渐的脱离了刘太后的掌控。
我们都给他捎去三次消息了。只要他能帮我们找到‘灵凤之体’之人。我们铸剑山庄可以三年之内为他所用。这是多大的诱惑,可惜,他尽然理也不理咱们。
皇帝怎么了,皇帝只要得罪了我们铸剑山庄。我们一样能把他推下去。既然不识抬举,我们这次就帮刘太后那个老太婆一把,给孝帝慕容景点儿厉害瞧瞧。
让他知道知道,我们铸剑山庄的人可不是好惹的。袁叔,你安排人去做吧,就算对方的人打探到是咱们的人干的,也没什么。我就是要引保皇派的人来找我。这样,咱们才可以跟他们谈条件。”身穿火红狐裘的少年,狂妄的说道。
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总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谁也不怕。以为他们铸剑山庄有多了不起似的。像这个少年,那是早晚都得摔个大跟头。没有经历过摔打,根本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那位中年男子,不由的摇了摇头。心说:少主真的是被主子保护的太好了。根本就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再这样下去早晚都会吃亏的。唉,可是临来的时候,主子也交待了,一切听少主的。
也行,这是主子专门给少主的历练吧!年轻人不经过摔打是长大不了。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小树如果不随时的修整,弄不好随时就会长歪。算了,自己还是按少主的意思办吧!中年男子闪身就走了出去。
此时,京都城的大街上,五城兵马司王岩王大人,正带着手下的军兵帮着老百姓们打扫积雪。京都城道路两边的树枝不知压折了多少。树上的枯叶上压了厚厚的一层雪。只把粗壮的树枝直接压弯了腰。
老百姓的小平房损失惨重,尤其是南城。京都城向来是东贫、西贵、南穷北富。一般住在城东的都是贫民百姓,西城住的都是达官贵人。北城住的都是富贵商贾。南城则是最乱最差,也是最穷的平民窟。
这次受灾最严重的也是南城。五城兵马司王岩王大人,也还算是个不错的好官。是年轻有为,人也比较正直。真要说起来,这个王岩王大人还是大王庄的虎子爹,王子明同父异母的兄弟呢!
东西城以及北城的房屋质量都不错。只有个别的房子被压塌了。只有南城,损失最惨重。这时,本来就生活在最低层的老百姓,更是直骂老天爷不长眼,为什么那些贵人、地主的房子都没有倒塌。
偏偏倒塌的是他们这些穷苦百姓的房子。老百姓的一肚子怨气都感觉无处可发。尽管温度有了一些回升。但有句话说的好,下雪不冷,化雪冷。穷困的南城百姓,衣服本来穿的就单薄。现在忽然又赶上了暴雪。有一部分身体瘦弱的老人和孩子,甚至被这场暴雪活活的给冻死。
因为,富人和贵人的房子用的都是上好的木材。有个别的达官贵人家里都用上了千金难买的水泥糊墙。而平民窟的老百姓房子跟现代的临时搭建的安全房差不了多少。大部分上面都是搭一些粗细不等的木料。上面加的都是泥巴和枯草。在枯草下面加一层廉价的油布就不错了。
这遇上大雪,不被压塌都难。有些人甚至被活活的砸死在屋子里。整个南城简直惨不忍睹。老百姓指天骂地,哭爹喊娘。大人的叫骂声,小孩子的哭声,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王岩王大人带兵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幅场景。咱这位王大人心里也不好受。看着眼前的场景,赶紧安排官兵去帮助老百姓,清理厚厚的积雪,以及整理房屋。
在南城与西城的交界处,有一口井。还是很多年前,附近的城民都喝这口井里的水。人称娘娘井,有的说喝一口井里的水,成亲的小媳妇儿,容易生男孩儿。
赶考的秀才喝了这井里的水,肯定能金榜题名。还是先帝慕容复在位的时候,就有一个吕姓的秀才,曾经住在对面的悦来老店。具说吕秀才每天喝的就是这口井里的水。后来殿试得了二十一名,先帝慕容复钦点了吕秀才为探花郎。
其实,吕秀才是不是因为喝这口井里的水,才考上的探花无从考证。但吕秀才的文章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当年深受先帝慕容复的器重。
而这位吕探花后来曾出任了江南苏州织造,以及两江总督和两江巡抚。你想呀,被皇帝钦点的探花,那就相当于天子门生。那官路绝对是平步清云。
只是后来,刘太后在灭丽妃家满门的时候,也一并把这位吕巡抚随便找了个罪名给收拾了。因为,这位吕巡抚好像跟丽妃娘娘有些沾亲带故。
可见,传言不见得可信。说不定当年这位吕秀才,之所以能被先帝钦点为探花,背后也离不开丽妃娘娘的枕头风儿。
咱们再说这口娘娘井。当年出了一个探花郎,这口井就成了人们膜拜的对象。人人每天都来排队,在这井里打水喝。认为只有喝了这口井里的水,才能转运。这口井一度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
更是传出,观音大士曾来凡音,用玉净瓶里的水,点化了这口井。所以这口井才被称为‘娘娘井’。
正在大家打扫街上的积雪的时候,忽然井里发出了响声。只听得“咯吱吱,咕噜噜”一块光滑的石碑冉冉的从那口娘娘井里升了起来。
忽然有人喊道:“快看呢!‘娘娘井’显灵了!”人们咕噜噜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像疯了一样的冲了过来。可是愚昧的老百姓,也不敢靠的井太近。直接把‘娘娘井’远远的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的人更是带头倒头就拜。那头磕的是“邦邦”直响。额头上磕破了皮,流出了鲜血好像不知道疼似的。
嘴里不停的喊着:“观音娘娘显灵,请为我们这些老百姓指点迷津!”于是乎,更多的人也加入了磕头的行列。只是磕的没有像前面那位那么严重罢了。
这时,有胆大的老者,仔细观察着石碑上的字迹。开口大声念道:“天不佑无道昏君,逆天而行,未处死凤胎妖孽。今妖孽现世,故,暴雪预警!如不顺天意,必有地龙翻身之祸。望臣民及早选出贤能者登基…!”
总之石碑上的写的意思就是,孝帝慕容景昏庸无道。当年并没有处死皇后娘娘所生的,被视为妖孽的小公主。今天,那个小公主这个妖孽现世了。所以上天才下了这场暴雪。如果再不顺从天意,将会发生地震。希望南召国的臣民,选出一个贤能的明君,早日登基为帝等等。这就是要借着天意,让人们逼孝帝慕容景退位呢!
不得不说,这古代的人真的很好愚弄,对神灵太过相信了。更是亲眼看到从本来就传的神乎其神的井里,升起一块刻着字的大石碑。更是对娘娘井的预警深信不疑。
这帮老百姓,现在也故不上收拾房子,清理积雪了。把前来帮忙的官兵团团围住。他们要向太后讨个说法。因为,当年是太后和众大臣选出的孝帝这位皇帝。
虽然当年的老臣告老还乡的,告老还乡。死的死,亡的亡。现在朝中早就更新换代好几茬了。
老百姓就是这样的,被有心人一煽动就有人跟着起哄。就像现在的网络喷子和愤青一样。从来不分青红皂白,一看有人传谣言,就跟风儿的跳出来,把被传的人骂的狗血淋头。
其实,等多年以后,好些喷子和愤青再看看自己当年所做的事儿。他们自己都会觉得很可笑。只是因为一时的冲动,做出很幼稚行为。想想自己当年怎么就会被人利用了呢?
再说‘娘娘井’惊现石碑事件,就像瘟疫一样。在京都城里以风一般的速度迅速的扩散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一下子直指孝帝慕容景为昏庸无道。
朝堂上一时间吵的更是不可开交。太后党和保皇派两帮人就直接撕扯打起来。一个个也不顾自己的礼仪风度了。武将更是在金殿上大打出手。文官更是唾沫星子横飞,分成两列不停的对骂着。暴躁的欧阳林驸马更是一人打八个。被太后党的武将团团围在中间。
要不是慕容诚让人护着张成轩老丞相等一众文官。恐怕太后党的一帮莽夫都想直接动手殴打老丞相了。刘方心里也是门儿清的狠,这叫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张老丞相给打倒了,那帮子张老丞相的门生。在杀鸡儆猴的作用下,也自动瓦解了。毕竟文官嘛,和武将还是没法比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