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燕山雪,燕山血(六)(1/2)
虽然在主持北伐的几位高官中,童贯与蔡攸都是很和平主义者的招抚派。,: 。但不管是童宣抚还是小蔡学士,他们选择招抚辽国的契丹贵族和南面汉官,用意和赵良嗣这个招抚论的鼓吹者又不一样。
童贯之所以选择招抚,而不是直接拉着军马去把已经残破不堪的燕地边军厮杀一顿,是因为他明白,自己的任务从头到尾就是制衡西军将‘门’,让这支大宋唯一堪战、敢战的野战军不要变成了唐时的藩镇。
所以不到天崩地裂的时候,这位当太监当到长胡子这么有个‘性’的人物,是绝对不会让老种小种为首的西军将‘门’去战场上‘混’军功的。
而蔡攸的动机就简单得很了,自从给了他老子蔡京一记背刺,巴结上王黼之后,这位风流儒雅的小蔡学士就只能搬离蔡府,过起了自立‘门’户的日子,蔡京一辈子聚敛的那笔巨大财富,也就和他没了什么关系。而在赵佶治下的宣和朝,想要在汴梁为高官显宦也好,维持神仙般的‘精’致享受也罢,财货永远是逃避不开的问题。而只要西军不向辽国境内开拔,那么后方源源不绝供应上来的粮草兵杖,就大半进了小蔡学士的荷包里没法子,这两年小蔡学士离了蔡府分家另过,他又是一贯大手大脚惯了的,这两年实在是穷得狠了,以至于捞起钱来就似东南应奉局的朱勔一般不要脸。
而赵良嗣之所以大唱“皇宋招抚燕民的恩诏一到,上到国主耶律淳,下到黎民村老,莫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高调,与童贯和蔡攸相比,又是别一番肚肠。
分化瓦解西军,那是童贯这样的赵佶心腹才要做筹谋的大事,他赵良嗣还没有资格去和老种经略相公掰腕子。
至于鲸吞蚕食伐辽军费?那更谈不上了。一个南归降人,谁肯把他放到后方转运军械粮草这样的重任上?赵佶虽然用人任事都荒唐轻易了些,但是基本的常识还没丢掉。
虽然对于“辽国光禄寺卿马植,宁可改名换姓李良嗣,也要南投大宋”这件事,赵佶一直怀有极高的兴致,很觉得装点了一下他道君皇帝的太平盛世,甚至专‘门’给这位南归降人赐姓为赵。但赵佶给赵良嗣的官职,也依然只是些龙图阁直学士、提举万寿宫使之类的清贵闲职。
说到底,赵良嗣之所以主张“招抚”,还是因为他的屁股依旧坐在了辽国汉人豪族的那一边上。
论家世,赵良嗣与如今北辽炙手可热的宰相李处温是表叔侄,他的家族在辽国繁衍生息百余年,也就把关系网如蜘蛛般伸展到了方方面面。不论是燕京中那些南面汉官的高‘门’大户,还是燕地各个有名的坞堡豪族,哪一家不和赵良嗣有着七转八拐的远亲?
这样的一个人物,又哪里肯让西军一路厮杀进辽国,让多年的亲朋故旧的家产、官爵甚至‘性’命,都随着耶律家的灭亡而付之一炬?
最好,是如他潜逃宋国的那一刻起就规划的那样,由他赵良嗣这位契丹通勾连他的表叔李处温,温文尔雅地不动一刀一兵,只写上一道降表,就算是大功告成。顶多再请早就病到快咽气的耶律淳穿起囚服,双手反绑,嘴里叼块‘玉’璧,一旁让穿孝服的皇后萧普贤‘女’牵上一只羊,算是满足一下赵佶在礼制上复古主义的审美趣味……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