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北归(2/2)
留他们吃了顿饭,酒酣兴尽而罢。
过了几天,戴蜻到保宁宫报备后,贝王府的人就在一个清新的早晨离开了别院。一路浩浩荡荡,人马车旗,塞得整条路都满了。
路边有不少早起的市民在围观,看到车队如同大江一般延展而去,甚是震撼。虽然仪仗不全,但是两边骑士的飞旗迎风飘扬,还是让许多人不自觉地后退,避开其气势。
高远格在前头带路,清道仪仗先行,车马车轮马蹄之声不绝于耳。老高早走远了,中间的还没挪动呢。
寺潭叶坐在一架象辂上,很是舒适。队伍川流不息地开出辽阳城东门,南京贵族各家都派有子弟前来送行。
寺潭叶怕误了行程,只得稍微应和了一会儿,就传令出发了。各家的极品贵重的都拿回辽阳别院入库,其他吃穿的带上,路上就用了。
在城外军营的其他四百死前骑兵也汇合入队伍,在四周护卫。走了一会儿,就到了太子河码头了。
太子河码头非常繁荣,两岸绵延的码头上人头攒动,各色人等把种种商品不停地上下搬运。为了生计,他们不辞辛苦;因为工商航运的繁荣,养活了许多人。
朝廷在辽河及各条可供航运的支流的码头,都设有航运司予以管理。负责收取航运税,以及维护航道、管理航运秩序等工作。
贝王府由于人手众多,租用了近百艘船来运输人手和物资。军马是临时借的南京的军马场的,不至于耗费财力马力从帝都跑来南京,反正南京的马场也不少。
该上船了马就由留守辽阳别院的杨政负责带人送回去。而其他车马驼驴都是别院的,装船之后,也就还是杨政带人领回去。
在人群的欢送中,寺潭叶往岸上不停地招手,不知是那家勋贵,还请来了锣鼓队,闹得喧天响。
当然没有人敢来收贝王府的税了,又不是商队,虽然那点路费贝王府也不甚在意。河道上的船是要避让的,待贝王府浩大的船队出发后,许多人骂声不止。
“终于滚蛋了,这些贵人老爷架势也太大了,这得耽误多少工夫。”一个力夫抱怨道。
“嘘,不要命了,那是王府的王爷,回头让王府里的那些个没卵子的找上你,有你好皮!”他的工头连忙制止了他。
力夫听了,赶紧捂紧嘴巴,左右看了又看,才放心地继续干活。
寺潭叶之后自然是漫长无聊的航运旅途了,本来帝都该往北去,但是其实得往西南走。原因是从辽阳乘舟前往帝都,得去三岔口改航路。
所以寺潭叶他们就得沿着太子河一路顺流而下,到三岔口后,可以进入浑河,直达沈州、溪州。也可以进入辽河,直达东平省的郑家坞。
但郑家坞距离帝都还有大约二百五十里路程,所以就换一条路才行。由于朝廷着力开拓航运,有些支流虽然能开的船不大,但能用。
所有寺潭叶就选择了这条路,他计划到咸平府荣安县后,不去郑家坞,改乘坐小船,从南苏河逆流而上前往翊州府城翊辉县。
到了翊辉城,就得走陆路一百多里,就到了吉林府的伊门镇,就可以再坐小船直达帝都了。顺风顺水的话,从辽海口到开原府铜山县只需四天四夜,即可往返一次。
不过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不但极少能够顺风顺水,而且你当河上没别人了?所以寺潭叶也是走得不算快,这次人手多,稳妥为上。
不顺风又逆流而上的寺潭叶,在小半个月后,到了开原府铜山县。寺潭叶下令补给一下,实际上是给在船上快憋出毛病的手下们休整一日。
寺潭叶自己一直在船上读书,因为实在无聊,所以只能以书香为伴。但是自己读是不一定读出个什么来的,所以寺潭叶把长史戴蜻叫来一块儿读书。
戴蜻作为一代进士,那才华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戴蜻虽然打小博览群书,但是为了科举大业,主要读的还是正经的儒家经典。
然而寺潭叶对比并不感冒,和戴蜻一起读书,读着读着,寺潭叶发现他开始隐晦地向自己说教他们士大夫那一套。
这让寺潭叶很是不喜欢,但寺潭叶忍住了没有表露出来。他只是不再看这些传记类的书籍,而且和戴蜻谈论起了诗词来了。
才谈了一个早上,戴蜻就知道寺潭叶发现了他这个传统士大夫的企图。他也没有因此而感到不好意思,在他看来,这是大道。道不远人,而是寺潭叶远离了圣人之道,是寺潭叶自己的损失。
这是真正的话不投机,戴蜻虽然没有不好意思,但是也不再传播他的那一套了,对牛弹琴这等徒劳无益的事他不愿为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