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旗开得胜(1/2)
  二月中旬,大军顺着崎岖山道到达凤州。
  大军没有进城,但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不少恐慌,不少人家把自己的钱财往山上藏,不少百姓让自己年轻的女儿或妻子去附近亲戚家或者山里避祸。
  史从云无法阻止,只是再三下令约束大军,同时叫来凤州的刺史,让他多写安民榜,多做宣传,安抚百姓。
  再次回到凤州,史从云也恍若隔世,这是他发家的开始,也是他起步的地方,六年前他率大军在这击败蜀军,夺取凤州。
  之后凤州就划归大周治下,至今已六年。
  兵贵神速,史从云没有在凤州多停留,随后立即率大军南下,越过马岭寨。
  马岭寨伫立在嘉陵江畔,正处在一处大拐弯的地方,遥远去,能看到波光粼粼,缓缓向南的河流。
  史从云和魏仁浦,王全斌,邵季,冯继升等十余人登上马岭寨山坡高处;下方,马岭寨早已被周军占据多年,曾经阻挡他们的属国要塞,变成周军前沿防守要塞,常年驻扎三百多士兵,成为凤州南面最重要的边防要地。
  周军将士正整整齐齐的穿过马岭寨,沿着嘉陵江往南,长长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大量的旌旗在群山之中招展。
  往南打,群山万壑,大军行进多在狭窄道路上,兵力难以展开,就没有在北方和辽国那种数万军队直接在数里漫长战线展开,正面对战的可能了。
  这条古道也是千百年来从关中入蜀的要道,就是顺着嘉陵江走,沿途重镇要塞也基本都在嘉陵江边上。
  史从云回头对众人道:“这次南下,诸位觉得怎么打为好。”
  王全斌开口:“大帅,狭路相逢勇者胜,这里山高路陡,打仗反而没那么多讲究了,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一道不怕死打过去就成。
  某愿为先锋,带兵为大帅开道!”
  王全斌立即请缨。
  王全斌是老将了,历任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兴教门之边也有他的参与,他是为李存勖奋战到最后的十几个人,这一路是累军功升上来的,可谓战功赫赫。
  如果他一开始就是史从云的嫡系,只怕现在还会升得更高。
  史从云对他的能力很信任,一生打仗,战功赫赫,王全斌的本事肯定不用说的。
  不过这人历史上纵兵劫掠蜀地,当然这事也有赵匡胤的一半责任。
  老赵大概脑袋抽筋,或许为鼓舞士气,或许为表示信任,他居然出兵前给王全斌交代,入蜀之后只要土地,别的不要,全分给将士。
  结果王全斌大概脑子单一,不懂政治,还真信了......
  而且采取了古代军队通用的方式,皇帝都说不要了,那入蜀后让将士们自己去抢吧,抢到就归自己,结果瞬间糜烂,越来越不可收拾,搞得蜀地大乱,到最后他自己都浇头烂额,好几次想破罐子破摔不管了,放出去的兵那还能管得住?
  史从云看看向王全斌:“王将军,你去某放心。
  不过有一件事还是要交代,我此次入蜀,要争取蜀地百姓民心,所以要约束军队,不要侵害百姓,但对于北方来的官吏可以严肃处理。
  这主要是为分化他们,孟昶等人是北方来的,我们区别对待,他们内部也会自行瓦解。”
  王全斌点头,“是,属下谨遵大帅令。”
  史从云随即下令:“以王全斌为先锋都指挥使,高怀德、韩令坤、潘美为副,率军一万,进攻兴州,怎么打你们自己决断,某率剩下的大军跟进,保障粮道。”
  “诺!”王全斌,高怀德,韩令坤、潘美都站出来领命,随后便去执行了。
  “看这些山,就觉得战不好打。”看着几人远去的背影,魏仁浦有些感慨。
  对于长期生活在大梁,河北的人来说,眼前这样连绵不绝,一眼看不到边的群山确实少见。
  史从云笑道:“魏公勿虑,这些山对我们来说也有好处,凡事有利必有弊,天下没有万全的事,也没有绝对的事。
  这样的山道确实利于防守,但这样的山道也意味着狭路相逢,大军展不开,战略战术用不上,只能好勇斗狠。
  要是这点蜀军不是我们的对手。”
  这也是历史上说蜀道难,但打蜀地基本就没打不进去的原因,蜀道确实限制外来军队的发挥,但也限制了蜀军的展开。
  比不要命,天府之国安居乐业的百姓怎么比得过北面常年厮杀的狼。
  魏仁浦点头。
  “就怕代价不小........”魏仁浦有些担忧的道:“李筠那些人都看着呢,我们这里要是脱久了,或者出点问题,怕那些人会有动作。”
  史从云遥望嘉陵江两畔沟壑高山,沉声道:“再大的代价也要付,这一步非走不可。”
  蜀地或者说四川的是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但这种灾难并不在这个时期,不在汉、唐。
  哪怕汉末,唐末天下大乱,蜀地至少是相对安宁的。
  虽然都是外来军阀称王称霸,汉末的刘璋,刘备;唐末的王建,孟知祥;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打进蜀地割据,但都是奉承汉统,以中原王朝的方法治理蜀地。
  至少百姓是没那么惨的。
  但后来就不同了,虽然人们常说“五胡乱华”,但那段时期,比起后来的宋、夏、金、明的末期,其实惨烈程度不及万一,只不过那些惨烈读书人不敢说,百姓也就知道的少。
  四川最惨的一次是明末,张献忠入蜀,李自成残部窜入蜀地,清军入蜀,接二连三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成规模,按户籍的杀。
  到清朝康熙年间稳定下来之后,四川巡抚忧心忡忡上报,整个四川只剩下八九万人口。
  这是什么概念。
  秦朝兴修水利是四川发展成天府之国的开端,汉、唐、北宋的经营发展,到南宋只有半壁江山,大半依靠蜀地赋税。
  到宋朝,四川人口早超过千万,蒙古南下时光成都及其附近死了超过百万,明朝恢复起来,到明末大乱之后整个四川基本没活人了。
  后来清朝为弥补四川人口,以各种政策鼓励天下各省百姓往四川迁居人口,这就是“湖广填四川”,曾经的天府之国,南宋大半赋税来源的四川也直到数百年之后才开始恢复元气。
  到现代要从血脉上去说四川人很难,几乎杀绝了,而天下人都在四川。
  这就是代价,有人说为什么非要死那么多人,非要流血流泪也要统一?中国干嘛非得统一,各过各的不好吗?
  不好,地理决定中国没法各过各。
  想想汉、唐,再想想宋、明就明白这种代价是为何。
  汉末,五代十国再乱,百姓再苦,不会被赶尽杀绝,汉、唐军事和文化的强大统治力决定这些。
  这就好像现在哪怕契丹人或者西夏人夺得天下了,他们南下顶多会劫掠,但不会对南方百姓赶尽杀绝,因为他们立国就是仿照唐朝的,指导思想也是儒家那套,和晋朝那些南下的各族也都纷纷仿照汉朝立国一样。
  可到南宋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南宋都开始改奉蜀汉为正统了,说曹操那个魏国不再算正统。过了秦岭淮河的北方彻底不要了,河南,河北,山东,辽东,山西,河套,陕西,关中,河西走廊,西域等都没了。
  那北面是西夏,是金国,人家谁把你看在眼里?
  影响力几百年不到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谁知道你是谁?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