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恩怨(2/2)
彼时,平帝方被急吼吼地推上大宝,登基第一件事,便下旨镇守宥关的姜奉秋带兵镇压暴乱。
姜奉秋自接到圣命的第一时间,便点齐兵将,入江宥平乱,从外围一路往里收,何家位处和县,地处江宥正中,救援到底迟了一步。
阴错阳差,就差这一步,除了在娘家待产的丹姬郡主逃过一劫,江宥何家基本灭绝。
时也命也。
若换了旁人,也只能怨叹命运弄人,降此祸事于自家,但丹姬郡主不这么想。
她认为是姜奉秋救援不力,若他从一开始便选择直捣江宥腹地,她的夫家并不会遭此横祸。
丹姬郡主质疑姜奉秋是在借机报复。
原来,当年丹姬郡主未嫁时,姜老夫人曾看中丹姬郡主,有意聘之为媳,广元大长公主对年少有为的姜奉秋也很是满意,觉得这是门绝好的亲事。
但丹姬郡主年少骄矜,瞧不上姜奉秋粗蛮武夫,二话不说便拒了此事。
丹姬郡主坚信姜奉秋是记恨自己当日拒嫁,故意拖延,致她夫家灭门。
丹姬郡主挺着大肚子入宫,求表兄平帝问罪镇国公府,要整个豫国公府偿还她夫家数十条性命。
这样的要求,平帝又怎么可能答应?
当是时,平帝刚坐上皇帝之位,朝堂上各势力盘根错节,豫国公府向来只忠皇权,从不拉帮结派,正是平帝为数不多的支持力量,怎可能为了如此荒谬的理由,便追究豫国公府的责任?
再说了,姜奉秋并无错处,要怪只能怪何家时运不济,与人无忧。
丹姬郡主不服,认为平帝就是存心偏袒豫国公府,又哭又闹又上吊,平帝可怜表妹年青守寡,还怀着孩子,并未怪罪,丹姬郡主却仍不知悔,最后一次竟闹上了金殿。
君权至上,岂容一再挑衅?
平帝那次气狠了,欲发落丹姬郡主,但最终架不住大长公主的求情,到底还是饶过了丹姬郡主,勒令大长公主将郡主领回,好生看押。
被看押起来的丹姬郡主见为夫报仇无望,自此郁郁寡欢,勉强撑到腹中胎儿出身后,便也跟着撒手西归。
后来,广元大长公主可怜外孙生下来就没了双亲,亲自将孩子带在身边,带回封地悉心教养。
一去,便是十数年。
这事当年闹得不小,姜杳也跟着听过几耳朵,但是事隔多年无人提起,她也渐渐忘了这茬。
若不是今日何宗瑞这一闹,姜杳已完全想不起此事。
看何宗瑞今日这态度,看来是还在记恨父亲当年“害死”他全家之事。
姜杳无语。
求亲拒亲,本就是各家自由,属实平常。要是被拒亲便怀恨在心,这京城各家怕是家家都成了仇,哪还能谈笑往来?
再有,当年她爹已娶了她娘,夫妻恩爱,琴瑟和鸣,不知羡煞多少京眷,丹姬郡主哪来那么大的脸觉得她爹会对她惦念不忘?
怕是骤然丧亲精神刺激过度,脑子不好了吧,连带着生下来的何宗瑞脑子也不正常,居然也听信那样的胡话!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