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二章必要的程序(1/2)
第四七二章必要的程序
锐意进取,锐意革新,其实并不是国外的专利。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失去锐意的革新和进取,就会被历史淘汰。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也只是犬清时代落后了而已。但是,军事的改革,却依托着强大的工业、农业、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科技等等。
就像二战时期的德国,德国的军事发展,特别是陆军的军事发展,取得举世闻名的成就,然而,德国的农业和经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终**德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辽东的发展,却不是以军事科技为主,反而是以经济为主,以经济推动着军事科技的进步。
特别是在广宁之战的胜利,让全家军总参谋部看到了四轮马车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即使是在野战情况下,火铳兵单独想对抗骑兵是现实的。
很多人就会说,火枪的出现,骑兵就该退出的历史的发展舞台,其实,远远没有,哪怕二战时期,德军的火力打击密集,那是举世公认的,也就是在二战末期美军可以比拼一下。
当然,波兰骑兵却上演了骑兵拿着长矛捅坦克的悲壮,这恰恰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不计伤亡,亡命冲锋,骑兵是有机会突击到步兵身前的。
除非,用后世的机枪和坦克,这样才能把骑兵彻底赶出历史的舞台,全旭并没有指导全家军进行全面换装。不过借着广宁之战的胜利,总参谋部经过分析之后,认为马车与火铳兵配合,是对付骑兵的有效办法。
以全家军四轮马车为例,一辆马车上可以乘载十二到十五名火铳兵,而四轮马车,可以加装偏厢护盾,这样以来,马车上的火铳兵有着护盾的保护,可以很好的杀伤建奴的骑兵,更好的保护自己。
于是,全家军的总参谋部就在第四旅一千零五十辆的四轮马车基础上,进行了改装,为了增强马车在战场上的适合能力,这种马车,就换成了钢铁制造的轮子。
然而,纯钢铁的打造的车轮,又太过笨重,影响了四轮马车的机动能力,这些参谋们又带着工匠为车轮和四轮马车进行减重。
于是,让全旭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车轮居然制造成了后世的那种情况,采取镂空的设计。
而车底板,也是采取了网格化的设计,尽可能的减重。这样以来,四轮马车,将伴随着全家军的作战。
既可以承担运输工作任务,也可以在关键时刻,利用四轮马车高大的车体,快速形成车阵。
有些事情是全旭无法阻止的,那就是对于铠甲的热爱,随着辽东人口的增加,全家军挑选的基数变大,直属总参谋部的全家军教导旅,增加了一支五百人规模的小部队。
这支部队的士兵来源以铁塔一般的北方大汉组成,人均身高六尺,相当一米八九,一个个人高马大,体壮如牛。
这些强壮的士兵,披着全家军新打造的冲压式板甲,这种板甲经过热处理以后,基本上可以无视弓箭的射击,他们的兵器,虽然不是陌刀,却是与陌刀相似的朴刀。
如果大家对于朴刀没有印象,那就可以对比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这样以来,这支重装步兵就持十九斤重的朴刀,扛着四十多斤的重铠甲,一旦上了战场,就像重型坦克一样,充当战场的开罐神器。
如果不是辽东的钢铁多的泛滥了,全家军的总参谋部也不会拿着六七十斤钢铁去武装一名士兵。
除了四轮战车、重装步兵以外,全家军总参谋部向全旭上报的变化还有一种重达三千多斤,用两头车驱动的战车。
这种战车,与四轮马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加装了驾驶室,不对,应该所说动力室,就是拉车的牛,有了一层保护壳。最前面就是像塞门刀车一样,出现一面装着十六刀,可以左右移动的钢刀。
以牛车的车轮作为驱动力,让这十六把钢刀左右移动,从而杀伤敌人,这辆牛车的前后左右,都加装着护盾,一旦冲向战场,将无视对方的弓箭,以及刀劈枪刺。
简直就是冷兵器时代的坦克。
全旭看着这些报告,有些无语。
他以为只有阿三的脑洞够大,在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巴拉迪瓦驾驶着一辆带着旋转刀的战车,冲向敌人。
然而这只是电影,结果,工匠们居然弄了一辆这样的战车。
全旭如果只是冷兵器方向的改革,全旭感觉自己要发疯,总算让他看到了一种改革,那就是臼炮。
这些工匠是从做铁钉的树井冷凝的原理中,获得了灵感。所谓的树井冷凝式铸造方式,由于这个时代并没有拉丝机,想要获得铁丝或者钢丝非常困难的,这种东西,全旭可以在后世买到。
然而问题,这段时间全旭压根就没有回到后世,工匠们就在意外中发现可以从树井冷凝的方式,依靠万有引力的原理,将钢水放进一个溜槽内,在冷凝时,模具就像铸造铁锅的模具,只不过,这种磨具就是一根细细的小孔。
这样以来,就可以得到钢丝或铁丝。发掘工匠的灵感源头,居然是从煤球模具中得到的,这也算是无敌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