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漕帮之行(1/2)
这日阮元夫妇在水道之上,意外受了两人邀请,随二人上了船后,船行曲折,不一会儿便转过了数条水道。二人从谢家告别之时,已是申牌,这时天色也早已黯淡下来。船上一人仍在操船,另一人则点亮了火炬。不过片刻,水道两岸也渐渐有火炬亮起,又转过一条水道时,火炬更盛,想来此处聚集之人,应不下六七十人。孔璐华在家中时,虽也多识外官之事,遇事向来镇定,可这番场面,却是生平未见,甚至从未听闻,更不知邀请之人,是何身份,想到这里,不觉心中略有些惊慌,但仍是强作镇定,只是握住阮元衣角的手,更加用力了。
可想着想着,一直不知道对方身份,总是心中不安,再看阮元神色,却似乎已经有了对策一般。孔璐华也不禁小声问道:“夫子,他们……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啊?”
阮元不答,只是拉过孔璐华的右手,在她手上写了两个字,此时天色虽已黯淡,但借着船上的火光,孔璐华却也看得清楚,阮元所写,乃是“漕帮”二字。
“那……”孔璐华指着自己的右手,又问道:“这又是什么意思啊?”
“夫人,我看他二人神态,乃是真心相邀我等,而且这一路上,每次他们看向你我之时,也都是一副恭敬之态,是以我想着他们并无恶意。只是他们所在,又确实是个隐秘之处,所以他们不愿告诉我们真实身份。既然他们愿意保密,那我又何必声张?他们对我们这般敬重,我们也不该违了他们心意啊?至于这二字是何含义,待我们回了杭州,我再告诉夫人不迟。”
其实阮元所写“漕帮”,即是运河上下,负责运输漕粮的水手组织。清代承继明朝制度,每年定额向京城运送南方粮食,以供京城开支之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山东和河南八省各有部分府县,需要承担运粮义务,由于河南交粮较少,且均由山东船只代运,是以运粮省份,往往只称七省。因各省粮食均由运河运输至京,这些粮食便被称为漕粮。每年南方向京城运送的漕粮定额有四百万石,若加上折耗,实际征收粮食可能达到六百万石。而江苏的苏、松、常、镇四府与浙江杭、嘉、湖三府漕粮,就可以占到漕粮总数的一半以上。
为了便于运输漕粮,清政府也规定了一系列的漕运制度,一般而言,每一艘漕船,有十人负责驾驶运粮,其中一人是沿漕卫所官兵,谓之旗丁,总管一艘漕船。其余九人则是沿河征用,充作水手。漕运全盛之时,漕船一般保持在一万艘以上,所以每年漕运,也需要招募近十万水手,负责运送漕粮。而沿河水手,往往都是不事耕作,甚至根本无地可耕的贫民,人数众多,生活却往往难以得到保障。是以水手之间,也各自结成帮派,相互扶持,这些帮派便被称为漕帮。
沿河上下,输粮府县共有数十,是以大大小小的漕帮,粗略而言也共有百数,每帮辖船约有百艘。尤其江苏四府与嘉兴这五府之地,漕帮势力更加庞大,这是因为五府漕粮,在七省漕粮中质地最精,被称之为白粮,仅供皇室、贵戚、高官享用。阮元等人所在嘉兴,正是白粮产运之地,那想来邀请阮元等人的漕帮,便是此地声势最大的嘉兴白粮帮了。嘉兴白粮帮又经常简称为嘉白帮,甚至民国之时,上海青帮犹有此名,但此嘉白帮是古时传承,又或狐假虎威,就无从考证了。
漕帮虽是清时现实存在的帮会,却往往被清政府无视,官府向来忌讳帮会之事,但也清楚漕帮并无反清之心,是以往往听之任之。但征募水手之时,却只记录水手个人姓名,不言帮会之名,漕帮派遣水手之时,也只以水手个人名义前往应募,是以官方文牍之上,却几乎见不到任何漕帮名字。阮元生长扬州,常见漕船过扬北上,是以对漕帮之事略知一二。而孔璐华自幼未出曲阜,曲阜不沿运河,她所知也都是官样文章,对漕帮之事,自是全然不知。
这时小船也渐渐靠岸听泊,两个水手将船系定,阮孔二人看向船外时,只见火光之下,似是一处大宅,宅中房屋露出一角,竟与民间寺庙颇为相似,宅子一角有个黑漆漆的大物,似是佛寺古钟,从外面看,这大宅便是寻常佛寺,若不是阮元预想到这二人应是漕帮帮众,只怕也会认定这不过是座寺庙罢了。
眼看船已系好,两名水手一人持着火把先下了船,另一人则对阮元夫妇道:“阮大人、阮夫人,我家老师就在庙里,还请二位与我同行就是,各位后面的朋友就请先坐在这里,老师只是想交阮大人这个朋友,却并无他意,最多两个时辰,大人和夫人就会回来。”言语之间,依然恭敬,阮元和孔璐华也自上了岸,留三名仆从在船中等候。一路之上,手持火把之人,三三两两,一时不绝,这些人见了阮元夫妇,也都敬重异常,甚至有些帮众,面露崇拜之色,竟似所见不是凡人,而是仙神一般。
二人随着先前那名水手进了正门,所见前后殿阁庙宇,便与佛寺一般无二,到了大雄宝殿之处,却与外家不同,殿上不设蒲团,却摆了数个座椅,想来是帮中议事之处。宝殿正中,虽也有一尊佛像,却另还有三尊人像,均是儒服打扮,阮元看着,其中一个宽袍大袖,不带巾帻,似乎是太上老君模样,另一个则是官服打扮,民间有些人不识孔子样貌,便依官服打扮塑立孔子坐像,这些阮元也自知晓。只最后一人,样貌古怪,却看不出是何方神圣。
那水手看阮元夫妇都已入殿,便道:“阮大人、夫人,且稍安勿躁,我这就去通报老师,我家老师片刻间即到,还请大人和夫人在此安坐,我等自有茶点奉上。”说着转身离去,几个仆从打扮的人送上茶点,阮孔二人看着茶水浓 浊,都不愿饮。只佛像面前案桌之上,竟放着一本薄册,阮元看着,尚有些兴趣。
只是这册子似乎时常被人翻阅,是以纸页之上,亦颇为油腻,阮元只得取出随身携带的借用古书时常用的镊子,轻轻翻了数页。细看之时,顿时双眉紧锁,大是不悦。忽听得另一面孔璐华唤道:“夫子,你看看这几个字,是上古那种篆书么?我看不明白。”
阮元借着火光看时,只见眼前四尊坐像之前,都有奇奇怪怪的篆字,自己也曾对秦篆多有研究,但看着这几个字时,却是一字不识。转念一想,方知道其中缘由,笑道:“夫人不必再看了,这几个篆字,都是似是而非之字,上古篆书中并没有的,想来是此间主人附庸风雅,用以欺蒙无知之人罢了,我多习秦篆,却是清楚。”当然,考虑到自己毕竟是做客,这番话也只是在孔璐华耳畔匆匆一语,并未被外人所知。
这时,忽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传入二人耳中:“世人都说,阮学使和阮夫人乃是神仙眷侣,今日一见,可真是让老夫羡慕啊!”阮孔二人回过头时,只见四名水手簇拥着一个老者,已经进了大殿。老者看来六十余岁,双目却犹为精神,看来刚才那句话就是这老者所说了。阮元知道这人应该就是嘉白帮的所谓“帮主”,但他姓甚名谁,却并未听人提起过,这时老者走了上前,主动给阮元作揖道:“老夫偶有一事,想起阮学使在江浙之名,故而相求,一路之上,对学使多有怠慢,还请学使勿怪。老夫便是这嘉兴白粮帮的执事之人,姓余,草名得水,从来只是个粗人,本也是不敢攀学使这般朋友的。”
阮元听着“余得水”之名,却也有些耳熟,只是一时记不起出处。便也问道:“余老先生,您请我前来,说是有事相求,可一路之上,却又不愿透露贵帮来历,却是为何?”
余得水笑道:“其实在下所在这嘉白帮,本也只是兄弟们贫苦无依,故而聚了一起,称个帮会,只为相互扶持,并无他意。在下是乾隆元年生人,二十三年的时候做了水手,三十三年,与官府也曾有过一些过节,却也不是在下心愿之事。但无论如何,在下清楚,官府之人,向来愿意用我等运送漕粮,却不愿提及我等帮会之名,是以在下虽有事相求于学使,也不愿学使身边再有他人知晓我等之事。故而遣二位兄弟来请学使之时,便只言我等是运送漕粮之人,至于帮会贱名,本也是不值一提的。”
可不想他说到“三十三年”时,阮元眼中竟忽然一亮。待余得水这话说完,阮元转身便即问道:“你说乾隆三十三年,难道……你与当年清查罗教之时的余得水,又是什么关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