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1/2)
苏韵熙坐在榻席之上,书虽拿在手里,却没翻动几页,心思全都集中在耳力上,听外面是不是传来苏韵锦的动静。
王上命苏韵锦出去办事并不是他张口编的说辞,确有此事。本是打算去太医院搅了局便抽身去办,却不想听苏韵熙说她竟打算为了公荀充当说客。这不仅会影响到苏韵锦在意的婚事,还会让苏韵熙触犯祖制。父王若不动怒还好,若要怪罪,哪里是苏韵熙能担待的,一不小心消息传将出去,苏韵熙更会成为众矢之的。
苏韵锦冷着脸留下一列侍卫,让他们好生把长公主送回宫去,其他事情全等他办完父王交予的任务再作商议。苏韵熙虽然生气可是同为嫡出,弟弟身为男子却能管控她的行动,她也不得不乖乖的回宫。苏韵锦更委屈,他怎么会拿身份地位跟姐姐对峙,为了一个公荀,竟然伤了他俩的姐弟情谊,可是情况特殊他又不得不这么做。
苏韵熙坐在榻上喘着粗气,本来是想给公荀排忧解难,结果现在自己却成了“笼中之鸟”。可是静下心来细细考量,又知道弟弟实际是在帮自己,可是若让她弃公荀不顾,让他在这深宫之中备受煎熬,徒落一身骂名,她又不忍,若最后真是成了那样,还不如当初不把他救回来,也免了如今自己心神不宁,乱了心扉。
坐了一会,实在什么都看不进去,便吩咐娥黛准备山楂饴和桂花酥。娥黛刚才还小心的侍候着,毕竟这姐弟俩从未有过这样的紧张气氛,看苏韵熙两眼通红知道是气得不轻,没成想苏韵熙还是惦记着自家弟弟,娥黛也就没那么慌张,赶紧应了吩咐忙活去了。
申时,苏韵锦还未回宫。苏韵熙食指在茶盏上无意识的来回划着圈,心里的焦躁推着自己思考为什么会这般不安。中意于公荀?苏韵熙在心里否认,可是山间午后身穿血衣的公荀,青丝散乱、面白如釉,浓黑的眉毛刻画在隆起的眉骨上,鼻梁高挺的模样在苏韵熙脑海里却挥之不去。那俊朗的人就算是虚弱的躺在那里,仅仅是侧颜都让人赞叹不已,人自然是欣赏美貌的!苏韵熙并不否认她看见公荀的第一眼就被这英朗俊丽的容颜惊到,但是苏韵熙不认为自己仅凭一张脸就对公荀心心念念,她只是觉得她和公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身为长女,她却不得宠爱,还总是被长辈们拿出来做标杆,时时刻刻都要记得自己长公主的身份。想来自己小时也是爱玩爱闹的样子,却被母后教导着要识大体,要温厚谦卑,要仪态端庄……连放个风筝跑几步都要被随侍的嬷嬷叫住,时而久之自己那点欢脱全给磨没了。
而公荀身为长子,虽得赏识,却被嫡庶观念打压,若真是嫡出的王子,怕也就没有这帝位之争了,想来作为庶出的儿子,这些年来为得他父王首肯,公荀也是付出了莫大的努力,所以苏韵熙对公荀是多些感同身受的怜惜;又心想他被人诬陷,若没有这样的事情,他或许可以做个富贵王爷,享一世荣华,可现在却要背负骂名,即便身殒也要让后世唾弃。
想到公荀以为自己命不久矣,将随身仅有的玉带作为救命之恩的谢礼,苏韵熙就觉得这样感恩图报的人,怎么会有那么腌臜的心思,她不信公荀是歹毒之人,更不想让他那般无助,若自己是公荀,这时候是多希望有人帮衬自己一把。
种种缘由,让苏韵熙想为公荀做点什么。倘若把这些归结为动心,苏韵熙自认为不是。她承认对公荀这个人有些好感,但更多些惺惺相惜,想帮他是因为自己的善意。弟弟不理解,只是他没被这样的身份和地位禁锢。
苏韵熙还寝宫捋顺着自己的心思,苏韵锦在宫外心里也是着急,可是眼下却不能马上赶回去和姐姐解释早上的事情。
苏韵锦的老师教了王上和他两代王室,功成身退在家颐养天年,近来身体抱恙,本以为是小病,却不想已是年近古稀、灯烛之末,这病来势汹汹,老师怕是时日不多,王上政事缠身,所以指了二殿下代为探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