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莫莫 古代象征恋爱的树:桑(1/2)
西汉人刘向在《列女传》中讲过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个名叫秋胡的人,他出门在外当了大官,连续五年没有回家。这天,他打算回家看看,走到村外的桑树林时,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子正在采桑叶。
秋胡突然起了色心,便下车调戏人家,说:“你这样努力采桑能赚几个钱呀,还不如跟着老爷我春风一度。”采桑的女子断然拒绝了这个油腻的中年男人,一溜烟逃走了。
可是秋胡回到家以后,却发现给自己开门的妻子正是那个被调戏的采桑女,他因为在外时间太长,竟然忘了妻子长什么样。采桑女心里又是委屈,又是恼怒,觉得自己的丈夫太不像话,便投水自杀了。
我们现代人肯定想象不到,从上古时期到两汉,桑树林都是一种充满暧昧的场所,无数少年男女都选在这里互相勾引,然后做一下爱做的事情。对热恋中的男女来说,桑林几乎可以比拟现在城市中风光旖旎的酒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但是因为桑林身处野外,和城里相比人烟稀少,也因为茂密的桑叶遮掩下,方便做成好事。不过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自古以来有“男耕女织”之说,采集桑叶当然是为了喂养蚕宝宝,而蚕宝宝吐出的丝线正是古代女子们丝织的主要原料。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大环境下,女性很少到桑林外的环境去工作,所以桑林也就成为最容易制造浪漫邂逅的地方。
蚕的历史
蚕在被人类驯化以前,仅仅是一种白白胖胖的鳞翅目幼虫而已,以桑叶为主要食物,看起来和一般的蛾子幼虫也没太大区别,对人类最大的作用可能只是饥饿的探险者塞到嘴里“嘎嘣脆,鸡肉味”地吃掉。但是我们睿智的祖先早在大约5000年前就发现,这种虫子在发育成蛹的时候,会吐出一种细白柔韧的丝线,用来织成虫茧。祖先们把这种丝线从虫茧里抽出来,就可以用来做成柔软又漂亮的衣料,也就是我们中国特产的丝绸。
种桑养蚕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传统,当然,也有好几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起源神话,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是把养蚕的技艺和华夏文明初祖黄帝的妻子嫘祖联系在了一起。传说黄帝打败蚩尤以后,部落发展很快,出现了粮食不够吃、衣服不够穿的现象,身为主母的嫘祖也必须亲自外出采集野果、织造麻布。有一天,嫘祖她们在一片树林里发现了许多白色的“小果子”,她们高兴地摘了下来,尝了一下,却发现其实是虫子的茧,咬都咬不动,当然,也不能吃。
不过,细心的嫘祖却发现,这些茧上面可以抽出来细细的银色丝线,这可比单纯的食物有用多了!经过细致的观察和实验,嫘祖终于学会了饲养这种虫子,以及用丝线纺织衣物的方法,从此以后,“丝绸”成为华夏文明的一大标志。因为嫘祖的这一伟大功绩,她被后人称为“先蚕”,享受着一代代人的祭祀。《后汉书·礼仪志上》中记载说:“祠先蚕,礼以少牢。”“少牢”是指祭祀的时候要用一头猪和一只羊,从咖位上说,仅次于太牢(牛、羊、猪各一)。
当然,传说也只是传说而已,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距今4700多年的丝绢残片、人字细纹丝带和丝线等实物。而在距今6000多年的草鞋山文化遗址,除出土纬花绞纱罗织物之外,还出土了陶制纺轮、骨制梭形器、木制绞纱棒等缝纺工具。1959年,又在吴江梅堰新石器遗址(属良渚文化晚期)出土的一只灰黑色的陶壶上,发现五条头部、躯体与现代家蚕相似的蚕纹,这说明其实我们祖先养蚕的历史比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还要更早。
在晋代人干宝编著的《搜神记》中,还有一个更为神异的“马头蚕”故事。传说远古时期有一户贫寒人家,父亲当兵出征,家里只有一个美丽的女儿,而她的唯一伴侣便是一匹强壮的公马。女儿亲自喂养它,因为思念父亲而跟公马开玩笑说:“你要是能为我迎回爸爸,我就嫁给你当老婆。”
公马听到这番话后,就离开女儿,找到了她的父亲。父亲本来就已厌战,见到自家的马前来迎他,便骑马逃回了家乡。由于公马深知人情世故,父亲便用上好的饲料喂养它。不料马却拒绝进食,每次看见女儿从身边走过,都会扬蹄嘶鸣,表达自己的喜怒。父亲为此深感惊讶,偷偷向女儿打听,女儿就把此前的戏语告诉了父亲。
父亲心下担忧,便用弩箭射死公马,还把马皮剥下来,晾晒于庭院之中。这天,父亲出门办事,女儿跟邻家女孩一起在马皮旁玩耍,用脚尖踢它说:“你本来只是一头畜生,却想要娶人类的女子为妻,结果落得剥皮的下场,唉,你又何必自讨苦吃呢?”话音未落,马皮居然跳了起来,卷住女儿的身躯跑了。她父亲几天后才在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原来女儿和马皮都已化成又厚又大的蚕茧,结在高高的树枝之间。后来人们把这种蚕茧摘下来饲养,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蚕。
“种桑养蚕”传统的由来
既然这种桑树上的蚕虫可以用来吐丝纺织,那么其他种类的蠕虫是不是也可以呢?我们的祖先经过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探索,圈定了樗蚕、大乌桕蚕、樟蚕等多个种类的野蚕一起驯化养殖,包括古印度人也驯化出了樗蚕的亚种蓖麻蚕(philosamiacynthiaricini)。这些奇形怪状的蚕虫也各有经济价值,不过,我们一般所指的蚕,都是桑树上生长的那种白白胖胖的“家蚕”(或者叫“三眠蚕”)最为合用,于是“蚕”也就成了它的专属称号。
顾名思义,三眠蚕在长大成蛹的过程中要蜕三次皮,当然,也要休眠三次。刚刚出壳的时候,长得黑黑瘦瘦的,有点像蚂蚁,所以叫作“蚕蚁”,等它们吃上三天桑叶长得大了一点,就会进入休眠,然后褪去一层躯壳,变得更白更胖,如是者三,等它长得又肥又大的时候,就会爬到蚕农专门做好的“蚕山”上面吐出丝线来结茧。经过后世人们的改造与淘汰,现在的蚕儿通常都是吐丝更多、更好的四眠蚕了。
种桑养蚕这件事在大约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逐渐进入了文化领域,并发展成了极具中国传统色彩的文化形式。在甲骨卜辞中,已经有了以蚕神与“上甲微”同祭的习俗,人们对蚕事极为尊崇。而到了周朝以后,更有了国家级的祭祀蚕神仪式,如《周礼·天官冢宰》中就说:
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祀蚕于此北郊,以为祭服。
从西周开始,封建王朝的皇后们还有一项名为“亲蚕”的职责,当然,并不是让她们去亲吻那些看上去有点恶心的大虫子,而是要她们亲自去采摘桑叶来饲养蚕儿,还要亲自给它们的蚕茧抽丝纺织,用来表示皇家对这个行业的重视,就像皇帝每年也要“亲耕”一样。毕竟吃饱、穿暖是任何一个社会里老百姓的两大基本诉求,能满足他们,就不会有人闹事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