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的小小癖好(1/2)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礼记·月令》
正值深秋时节,秋收已过,雀鸟归巢,临近岁末,万物凋敝,州衙正是最忙的时候,尤其是讼狱之事。
州衙里的秋风不要命的刮,跟牢狱里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脸上的刀疤似的,横劈而下,刮得临州州衙上的青瓦哗啦直响。
肃杀之气愈发浓重。
吴之筱,女官,任临州通判,好巧不巧,断讼狱之事。
她在一沓沓案牍之中,挑灯夜战三天三夜,虽然有临时抱佛脚之嫌,但好歹也算是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好不容易做完手边的事,从冗杂的公务中抽身,就被年末考课的评议泼了一盆冷水。
“他姑奶奶的,他大爷,草!”
“日他十八代祖宗的!”
“他娘的,人生没意思,真他娘的没意思……”
吴之筱丢开手中考课的小札,嘴里骂骂咧咧,双脚搭在黄花梨靠背椅的扶手上,沾了些许灰尘的乌皮六合靴露出下裳,生无可恋地晃晃荡荡,控诉着为官好难。
手肘随意搭在破了漆皮的翘头案上,随手抓过案上一张好看的桃花笺,半眯起杏眸,幽幽一笑,似暗夜孤鬼——“嘶”,一分为二,“嘶”,二分为四,“嘶”,四分为八……
粉色桃花笺碎片被扬起,旋即洋洋洒洒,纷纷落地。
每一张碎纸片,都凝聚着她的怨愤。
“吴通判……”
临州主薄半弓着身,急匆匆进来,踩到一碎纸片,低头一瞧——都是上好的桃花笺啊!一张纸八文钱啊八文钱!!造孽啊造孽!
他痛心疾首,本就窄瘦的马脸愈发紧缩了,颧骨高高突起。
“何事?”
吴之筱后仰着脑袋,眼皮都没抬,淡淡问道,魔爪又伸向一支光滑柔顺的羊毫笔,咬牙——“啪叽”,一折两段,一两纹银毁于她手。
主薄干瘦的手颤抖,忙道:“吴通判,公主府的花枝小娘子在州衙门口同我讲,要我进来回禀吴通判一声,让吴通判往公主府去一趟,说是公主有事体同吴通判商量的,她也没同我细讲让通判几时候去,我也没来得及问,吴通判,就只能劳烦你自己看着时辰……”
临州主薄操着浓重的江南道口音,说着一堆拖拖拉拉又不爽利的话。
“晓得了。”她打断他,淡淡道。
半眯了一会儿,只听得梆鼓声起,她身子往椅子扶手上后靠,仰着脖子,瞥一眼签押房屋角的时漏,已到散衙的时辰。
抻了抻腰起身,瞪了一眼桌上桑皮纸封的小札,抄起来卷入窄袖里。
吴之筱原就是安阳公主府的幕宾,经科考及第后为官,任临州通判,公主听闻她来了临州,念着打小一起长大的情分,便求官家,从盛都来到此地,建府而居。
当然,公主来此地的目的,并不是吴之筱,而是别有心思——众人皆知的心思。
吴之筱来不及回官邸更衣,就穿着官服,一身板正的深绯圆领缺胯襕袍,洒金梅花枝暗纹悄悄缠绕于上,颈下露出一截雪白的领口,头发利落整齐的束在官帽中。
口中含一片薄荷叶,脚下踩着乌皮六合靴,刚走出签押房,一阵风就从门口灌进来。
冷。
回房内,随手扯过一件青缎对襟披风套上,出了州衙,打了一顶榫卯都快要松脱的破旧小轿,吱吱呀呀,缓步往公主府走去。
轿内的吴之筱烦躁得很:这龟速,还不如走路。
轿外秋风瑟瑟,她顿觉五指冰凉,拿起自己的手看了看——近来通宵达旦,伤肝伤肾,指甲盖上的月牙都没了。
小轿停至公主府东角门,她下了轿子,大步踏上大理石堆砌的垂带踏跺,捏了捏直袖里的小札,咽下嚼碎的薄荷叶,叩了叩门上鎏金铜门耳。
不过半晌,门内有人应声道:“来了!”
开门的是公主府的门房钱老伯,戴巾着袍,葛布褐衣,袖口卷起,起了毛球。
他躬着身子,眯着一双浑浊的老花眼,见是吴之筱,缓缓道:“原是吴通判。”
声音苍老含混。
旋即打开角门,老练地领她进府,一路上都躬着身子走在前面引路,步履迟缓,路上无声响,公主府内静谧得压抑。
绕过一道曲折的回廊,其间碰着几位踩着碎步,来来往往的小厮和婢女,或捧着漆红木盘,或捧着银瓮,见吴之筱进府,纷纷站定敛身垂首,不敢抬头张望和言语。
行至内厅前,公主贴身侍女花枝便从内厅镂空的月窗后款款走出来,示意钱老伯退下后,花枝上前微微鞠躬,对吴之筱叉手示敬,道了一声万福。
不等她开口请坐,吴之筱便择内厅中一梨花木圈椅上坐下,踩着足承,坐没坐相地随意歪靠着,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圆润细婉的扶手。
她问道:“公主还不出屋啊?这都……”看看天色,深秋残阳摇摇欲坠,快要跌落,掩唇轻咳一声,道:“满打满算,这都快三天了。”
知道吴之筱素来嗜甜,花枝早早就命小丫头泡了一盏糖渍白杏果茶来,端到她手边,回话道:“公主应该还需一些时辰才出寝殿,吴通判你也知道,公主身上这病实在是有些麻烦的。”
咽下隐晦的话不说,吴之筱也能明白什么意思,安阳公主中了魅蛊,每每发作,只能夜夜缠绵才堪解。
这蛊,很不错。
吴之筱也想寻一方来着,可惜,总是寻不着。
她纤纤玉指轻轻端起白瓷茶盏,抿了一口,觉得有些酸,蹙了蹙眉,将茶盏放在矮桌上,起身道:“我知她身上这病难解,可又觉得三天未免太过……公主能兴许能扛得住,那周将军一番下来,不得累得够呛?”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