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长夜当空 第一百十八章 乐部袁晴儿(2/2)
杨源挨着李长青,郁闷地道:
“本天才的确发现了一些不妥,可想在既然是六艺书院的师姐师兄们弹奏,必定是不错的,结果我便没有记下这些错误,果然六艺书院没有省油的灯啊,竟然这么不按常理出牌。”
李长青摇了摇头道:
“我就没什么好可惜的了,反正我对音律是一窍不通的,错与不错在我耳朵里都很好听,而且我觉得曲子好听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形成定式,又不是数科的题目。”
杨源摇了摇头,一脸看无知俗人的眼光看着李长青道:
“高山流水之所以是高山流水,是因为曲子自然又他的节奏与脉络,你擅自更改了以后,即便你说是高山流水,那也断然不是同一个曲子了,若果按你这么说,我们都不需要学乐曲了,随便弹奏,只要好听就行了。”
李长青微微蹙眉,他对这些东西真的不太懂,?因为对这场考核的没有自信,在诸位考生忙着上前领取作答的宣纸时,他独自一人悄悄沿着廊道,向稍微安静一些的地方走去,毕竟这一天从亥时开始,就一直在紧锣密鼓中进行,过于吵闹,过于喧嚣。
说来令人奇怪的是,沿着廊道一直往山涧深处行去,便能看到一处处雅致的小院,各个小院的门廊上张贴着字迹娟秀的楚风小楷,内容大多是些诗词歌赋,与民间常见的春联有些不同,少了些家长里短的美好憧憬,多了些世外之地的飘渺之意。
李长青从被一座小院门廊上的清秀小字吸引,忍不住走上前去,这里的字迹明显与别处不同,无论是气质还是骨架,透漏的意境都更为高远,虽然他自己的字写的很不堪,只能算是普通而已,却在此处十分意外地被这些小字吸引,并非是这些字真的令他在书法一途一下子生出无限的品鉴水平。
而是这朴素小院上的朴素小楷透漏出奇特的味道,这种味道与当初他在岛上,读黄老头写下的《天地一气》里便曾感受到过,这是一种十分玄奇的感觉,无论是那刻在山石上的一招一式,还是这凝于笔墨之间的一笔一划,皆有一种扑面而来跃然眼前的感觉,不同的是那个时候的李长青,在观看天地一气时基本是将这些一招一式囫囵咽了下去,不说会积食,但是如今他能真正领悟哪怕一成都有些奢望。
至于眼前这寥寥数字的楚风小楷,则给了他更清晰的感觉,这证明写下这数字的人一定比黄老头更年轻,修为更低,可若能将武学融入书法,想来也是不简单的人,李长青深感六艺书院内诸生的实力不容小觑。
于是他更加仔细地观看这门廊上的楚风小楷,这一次他刻意运转体内并不算充沛的内力气机,运气诸穴,气通百骸。
眼前的楚风小楷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娟秀的楚风小楷,而是化为无数清丽的剑光,若是寻常人出剑,只怕得用剑如狂龙,气势如虹这些词语,方能形容,而这门廊上的小楷化
为的剑影则有许多不同,就像一个朝阳初升的清晨,小院内一个秀美的姑娘,用最普通的毛笔,沾染最普通的墨水,在面前有些泛黄的宣纸上,挥洒着心中意气。
这些意气既是笔墨,又是剑光,当笔落尽,窗外下起一场骤雨,于是这门廊上的笔墨形成了文字,这几个字念做“空山骤雨风不停”
当剑势随笔画而变的无比凌厉时,李长青倒退了两步,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惊叹道:
“没想到写字写好了,和剑意有几分相似。”
.....
就在李长青因楚风小楷而陷入某种状态时,他的身后悄然走来一个人,她的长衫随风而动,可能是因为极为喜爱素色,白色的长衫拖在地上,腰间用但绿的丝绸点缀了一丝色彩,令整个人的衣着看起来没那么单调,当李长青开口后,她略微犹豫了一下,后淡淡说道:“没错,世间万物本就是相似的,而你真的很有天赋。”
后知后觉的李长青暮然回首,竟是乐部的大师姐袁晴儿,不知是被六艺书院的气氛感染,还是对面这人过分美丽,李长青表现出了少年人遇见美丽姑娘时的局促感,略微停顿后,他拱手,学着那些文人的样子,微微执礼。
说完这句话后,袁晴儿似乎并不想再说什么,山风落在她的发上,发饰一动不动,于是山风只能落在她的长衫上,长衫微微晃动。
李长青的目光被她吸引着跟随,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突然开口道:“这些字,是您写的吗。”
袁晴儿并未转身,只是淡淡地道:
“那日读着李师兄的空山风雨,突然心有所触,便写了这字,又刚巧赶上过年,也就应了个景,但是你却能看到字里行间之外的东西,这点很好。”
李长青望着袁晴儿走入院中的身影,略微笑了笑,再次拱手执礼,之后转身离开。
傍晚来临时,整个六艺山笼罩在如火的光芒中,当李长青踏在泛黄的草甸上,重新回到乐部的长廊外围时,大多数考生已经离开了乐部,开始向山顶攀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