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中计 二(2/2)
“就算塞维鲁死了,罗马帝国也不是不转的,无论是谁当家做主,朕可不相信在这种关头他们会解散几十万兵力!”孙权幽幽的道。
“此事的确有些诡异!”
众将点头。
“可陛下,其实这事情其实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塞维鲁亲自组建的兵力,必然是塞维鲁的嫡系在控制,如今元老院当家做主,在这些元老贵族的心中,罗马帝国何须养一群有异心的将士!”
开口的是关中军团的张郃,他声音沉沉,说的很在理。
“对,如果换了是我,几十万不受控制的兵马,还浪费财政,我也会解散!”
“不一定,毕竟塞维鲁已经死了,罗伯特未必没有能力收复这些将士的忠心,何必在罗马危急的时候,解散这一股能为罗马作战的兵力!”
“……”
众将开口,意见不一。
“此事交给锦衣卫去调查一下!”
孙权心里面也有些认同张郃的说法,如果这事情是放在他身上,他也应该不会去养一群对自己不忠心的兵马,但是他还是有些担心,所以他加上了一句。
“是!”庞统点头,召来一个锦衣卫校尉,让他把这个命令从锦衣卫的渠道传出去。
“回到高卢军团的问题!”
孙权道:“你们认为高卢军团出现在米兰,罗马帝国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这个……”
众将有些沉默。
“米兰是另外一条进攻罗马城的道路,我们分兵的理由就是面前有十字军团和帕提亚军团联合抵抗,大大的拖延我们进兵的时间,所以要从米兰打通第二条路!”
诸葛亮分析说道:“如果是罗马军在米兰布防,唯一的可能就是拖延我们兵临罗马城的时间!”
“为什么不是阻挡,而是拖延?”
孙权问道。
“陛下,如果罗马帝国是想要阻挡我们的话,仅凭眼前这是三个军团,根本不足,我们兵临百万,两大战区,两线进攻,无论如何,他们根本就挡不住!”
为诸葛亮解析的是郭嘉,他沉声的说道:“所以他们之可能是拖延!”
“拖延?”
鞠义明悟了,道:“那就不是拖延时间吗,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有!”
诸葛亮回答:“拖延时间,就能腾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收拾内乱,有一句话这么说的,攘外必先安内,他们想要和我们交战,必须稳定罗马城的团结一心!”
“当然,他们之所以拖延时间,那是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收拾罗马城的内乱!”
庞统很有默契的补充了一句。
“足够的信心收拾内乱?”
孙权嘴角扬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无论是元老院的罗伯特,还是卡拉卡拉,或者是盖塔,朕都不认为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收拾如今罗马帝国的内乱!”
罗马帝国的内乱是真真实实的,不然孙权是绝不敢如此长驱直入。
毕竟就算罗马军实力不足,在罗马帝国还有几千万人口,一旦有人振臂一呼,号令群雄勤王,他将会陷入波涛汹涌的围杀之中。
他是急躁,但是他并不傻。
之所以他会选择率兵长驱直入,就是想要趁着这个内乱的机会,迅速的拿下罗马帝国。
蛇无头而不行。
只要他能趁着这个机会率军攻克罗马城,斩杀剿灭元老会,击溃罗马主力,再焚烧了罗马城,就足够让罗马帝国失去了一个核心,到时候罗马各行省失去了方向,才能给吴军逐个击破的,不足十年,西欧大帝就会彻底的变成中原的诸侯争霸的战场。
想要迅速的收拾罗马内乱,需要一个有名望,有民心,有强大的实力,有绝对的魄力的人。
如今的罗马帝国,根本没有这样的人。
在孙权的资料之中,罗马帝国有这等能耐的是只有两个半,一个是塞维鲁,一个是奥尔维利,还有半个应该是塞维鲁的心腹弗里德里希。
如今塞维鲁已经死了,奥尔维利也阵亡了,而弗里德里希也失踪了,就算活着,他有足够的名望民心,却缺乏镇压各军团的胆魄。
所以孙权才认为,这一场内乱除非其中一方败亡,不然没有这么容易借助。
要是真的打到了其中一方败亡,那就他们的实力绝对是消耗的七七八八了,这更是吴军兵临城下的大好机会。
“那他们哪里来的信心能收拾罗马的内乱?”
吕布微微眯眼,问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想要问的问题。
“报!”
皇帐之外,一个响亮的声音响起。
“进来!”
庞统低喝一声。
“禀报陛下,这是一个罗马人送来的情报,上面是锦衣卫独有的暗号标志!”
“锦衣卫!”孙权目光一亮:“士元,拆开!”
“诺!”
庞统把情报岔开,看了一眼,浑身一颤,面容变得很苍白。
“怎么了?”
孙权拿过来,看看,眉头迅速皱起来,瞳孔也有些收缩。
众将迅速把这一份情报都摊开看了一看,一个个鸦雀无声起来了。
“现在你们知道罗马帝国的信心何在了吗?”
孙权拳头握紧,有些嘶哑的开口,讽刺的问道。
“塞维鲁!”
一个个将领咬牙切齿的吐出了这个名字。
对于这一个罗马大帝,他们有了一些直观的印象,印象深刻,想要忘都忘记不了。
这一份情报是从罗马城里面送出来的,上面说了近几日罗马城发生的一切事情,包括塞维鲁的‘死’而复生。
“我们中计了!”
沉默之中,庞统开口打破寂静:“塞维鲁这明显是假死,他之所以假死,目的已经很明显,一将双雕,一方可以剪除罗马帝国内部的异心,让整个帝国团结一心,对抗我们,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他要自己的死来削弱我们对罗马帝国的警惕心,诱引我们孤军深入,所以他一定在这里设好了一个天罗地网,等待我们钻进去!”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