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土之卷〗《月落长安》 〖第五卷·土之卷〗《月落长安》(1/2)
楔子
大唐长安,初冬冷夜。
铅云低垂,树影乱摇。风呼呼地吼着,似持械暴徒,带着气势见涨的锐冷,呼喊叫嚣着流窜过大街小巷,却在一堵高耸的灰墙外败下阵来。
此地是大唐刑部大牢,长安城中守备最为森严的所在。
牢房外,四名武士雄赳赳地持刀而立。能来此地当狱卒者,皆为禁军中的好手。
离近看,四人表情肃然,站姿无可挑剔,眼角却有些奇怪的抽动。只因那高墙可以抵挡住自外刮来的寒风,却抵挡不住从牢内传出的、一句句中气十足的叫骂之声。
“苍天无眼,小人当道!全是一群嫉贤妒能的奸佞之臣!”
“本将军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却要为些许小事受这帮贼子的鸟气!”
“一帮杂碎!只会在背后乱嚼舌根,做那卸磨杀驴的肮脏事!”
……
骂人者是一名精瘦的老者,年约五十,细眼鹰鼻,额头狭窄。他双脚开立,站于牢房正中,因情绪高亢而面带潮红,双目中散发出摄人的光芒。骂至兴起,他用力挥动着双臂,仿佛正在万军丛中冲锋陷阵,又仿佛要把那些奸佞小人一一击毙。他音调高昂、动作豪迈,唯有些遗憾的是,因为身材矮瘦,未能完美展现出气镇八方的大将之风。
老者名为侯君集,时任兵部尚书,爵至潞国公,赐邑千户,拜右卫大将军,曾是当朝红极一时的人物。
两年前,大唐属国高昌叛乱,改向西突厥称臣。西突厥素与大唐为敌,高昌向其称臣后,发兵骚扰边境,并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唐皇李世民大怒,力排群臣阻谏,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十五万大军,兵发高昌。
高昌王麴文泰本以为大唐离高昌有数千里之遥,且地形复杂、气候异常,唐国必不会以大军相加。不料,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侯君集领大军出征,不过数月便接连攻陷高昌数城。麴文泰忧惧而死,其子麴智盛即位后率军迎战,却被侯君集击溃,直捣都城。前来救援高昌的西突厥军畏惧大唐/军威,不战而逃。麴智盛见大势已去,被迫出城投降。侯君集继续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县22城,得8千余户,马4千余匹,占地东西800里,南北500里。
大胜之际,侯君集居功自傲,未曾上奏便将一些无罪之人发配。当他打开高昌王的府库之时,被里面的奇珍异宝迷晕了头,竟私藏宝物归为己有。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的属下得悉之后,纷纷效仿。侯君集上梁不正不敢阻治,生怕惩治他们会把自己连带告发出来。结果窃宝之风一发而不可收拾,竟至高昌上下被劫掠一空。
当侯君集志得意满地班师回到长安,向皇上举行完献俘仪式后,却被革去军职,关进大牢。不知何人,将他私吞宝物及发配无罪者之事,参奏上听,至使龙颜大怒。他一肚子的不服气,整日在牢房中喊冤叫骂。
骂过一阵,侯君集抹去唇边飞溅出的唾沫,略作休息。牢房内,除他之外再无旁人。狱卒们宁愿去外面吹冷风,也不愿意留在牢内听他破口大骂。他索然无味地在房中转了几圈,最后在窄小的床边坐了下来。
夜已深,侯君集呆望着牢门,没有一丝睡意。今日听闻家人来报,御史们纷纷上书弹劾他,言道:有功于朝,犯法当诛,即使功劳再大,也要赏罚分明。请圣上务必要严处于他,以警世人。他恨得咬牙切齿,心下却有些惴惴不安:此番入狱,不知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嗤”的一声轻响,昏暗的灯油莫名熄灭。乍来的黑暗,令侯君集眼前一花。也许是错觉,他居然看见,拳头宽窄的牢门栅栏处,有道奇异的黑影钻了进来。扭动几下,黑影竟化为团起的人形,缓缓站立起来!
毕竟是久经沙场的战将,即使面对如此诡异之事,侯君集也未出声惊呼,而是在暗中凝神。
似是知其戒备,黑色人影并未上前,立于牢门边,冲他遥遥一揖。
晦暗不明的月光自头顶的小窗洒入,侯君集看得清楚,那并非鬼怪,而是一个有影子的人。
那人身形挺拔,脸上戴着一张由乌木雕成的面具。虽然他出场的方式鬼气森森,但昂首站立之时,却带有一股卓然不群的气度。
“来者何人?”看出来人并无敌意,侯君集沉声问道。
“我是何人并不重要。”那人的声音意外清雅,话语却带着蛊惑,“重要的是,侯将军对此番牢狱之灾有何感想?”
侯君集目光一闪,严正地说道:“本将军因一时私欲入狱,然而也为国开疆拓土,立下莫大功劳。相信圣上自有公正的裁决,绝不对因些许小事就重罚于本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