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1/2)
  也正是变态与常态的交织,让这个人物产生真实人物一般的不确定性。
  你不能预计他们什么时候动手?
  其实不是没有证据的连环杀人案,是**型警察,**型凶手,**型变态们高手过招的不露痕迹。而东北肃杀、冷冽的天气,又给人物附着了犹豫,疏离的气息。
  为什么这么多华语犯罪片如此关注东北?
  首先重工业城市的转型巨变,一群人赶上趟,更多人落后,被抛下,还在努力追赶,想输得慢一点。阵痛期,社会板块有缝隙,藏匿罪恶。而从电影创作的角度来看,这片土地有独天得厚的优势。
  冷。因为冷,**被反衬得更加炽烈。
  冰雪,与鲜血的对比,冲击更震撼。
  城市风貌多元。特别像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城市。有欧式、日式、俄式、前苏联的建筑,它们背后本身也带有情绪。重工业过去了,但它给城市留下铁灰色、深刻的痕迹,代表着集体意识、纯真年代、恢弘歌舞等等看似过去其实还在影响的意象。
  比如宝石老舅,不就是生活在夹缝里的人?
  他其实并不是一个社会大哥,但一定要有社会大哥的气质。假设家庭没那么富有,他也会戴一个很粗的链子,然后头发剃得很短,最后外面来一个黑貂,保护自己脆弱的心。
  这不就是最形象的隐喻?
  曾经是共和国的长子。
  所以此刻的表达是对时代的急吼吼,也是气喘吁吁跟不上的无奈困惑。要看它的直给,更要看闲笔。那些笑与罪背后的混乱,都是我们路过的足迹。
  “高晓松直播翻车?”第二天宁远看着热搜,直播中不可控的意外状况,已经上演了不少。起初是高晓松照例扇着晓书馆的扇子,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但评论区已经被口吐芬芳攻占。
  权威媒体主办方不得不中断直播,黑屏上显示着主播暂时离开,马上回来……
  然后再也没回来?
  十分好奇他直播中说什么触犯众怒的言论?
  一场名人读名著的公益直播,看名字也知道,平淡且无聊。网友们的声讨,跟名著也没啥关系。
  之所以骂正是他之前语出惊人的言论——郑成功是最大倭寇;四大发明全是假的;汉人没有音乐细胞;中美最大区别就是潜规则……
  都出自脱口秀节目《晓说》,这档节目将近200期,已经于去年停播。但即使这样,高晓松也被挖坟,翻出这些黑料,要对他批倒批臭。
  这代表什么?
  高晓松和《晓说》在今天的处境,耐人寻味。
  历史发明家?不,历史搬运工
  没有专门的影棚,没有预设的流程,高晓松坐在家中,略施粉黛,跟观众东拉西扯地侃大山:聊历史、聊文化、聊音乐、聊电影,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基于节目闲扯的调性,他想个不着调的名字:《闲得蛋疼》。《晓说》是后来韩寒起的。
  当时正值颁奖季,节目的第一期主题是《奥斯卡走下神坛》。不讲获奖影片,聊的是普通观众不太熟悉,奥斯卡评选过程中的猫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