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长平帝传(一)(1/2)
邵修霖在经济上,制订经济改革措施:大力发展农业,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
文化上,提倡文教,重道抑佛,人才辈出。邵修霖还改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长平年间,大渭朝国力达到鼎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波斯、大食,凌罗商人纷至沓来,长安、西关,盐城,南关等大都市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云集。
长平帝邵修霖在位共四十二年,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欣欣向荣局面。
邵修霖站在城墙上,向外远眺。已经年过五十的邵修霖,脸上没了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更像一个普通老人,面对低垂的夕阳,感叹韶光易逝。
“小元子,回宫吧。”邵修霖低声道。
一个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小太监机灵的跑过来,扶着邵修霖往回走。胡公公六十岁的时候告老还乡,离开了有十来年了吧。邵修霖记不太清了,不过这个小元子是胡公公亲自调教出来的,对邵修霖的性格爱好都十分了解,现在也是邵修霖面前的红人。
“你说安定王跟王妃怎么也不回来看看朕。”邵修霖像自言自语,又像在询问谁。
“西关事务繁忙,安定王走不开也是情有可原,陛下要是想念王爷,传信让王爷回来不就行了。”小元子笑眯眯的回答,他跟了长平帝快十年,着实能感受到长平帝和安定王以及安定王妃的友情。
长平帝把西关那么大一块地方扔给安定王,不仅不限制安定王的权利,还给了王爷最大限度的自由,在西关那块土地上,安定王都算一个“土皇帝”了,朝中一些关系亲近的大臣也不是没有进谏过,可惜长平帝根本不听,要是说的多了,长平帝估计会大发雷霆,将这些谏官赶出去。
事实证明,长平帝并没有做错,这么多年,安定王非但没有谋反之心,而且将西关那一块地方治理的繁荣昌盛,本来一个荒凉人烟稀少的区域,现在成为了大渭最繁华的都市之一,虽然比不上京城,也能名列几大城市。
长平帝把西关安心交给安定王,安定王还给长平帝一份宁静祥和。无论是经过多久,后世恐怕也会将此流传成一段佳话。
“说的有道理啊,可是朕……算了,不回来就不回来吧。”邵修霖挥了挥手,似乎十分无奈。
小元子没说话,默默扶着邵修霖。
“大皇子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忙什么呢?”邵修霖问到。
“回陛下,大皇子去了吏州,那边不是发了水灾么?大皇子便请命过去了。”小元子回答道。
邵修霖点点头。
大皇子是皇后所出,也是他的嫡子,可惜并不是十分优秀,邵修霖心里多多少少有点遗憾。
这一次吏州发水灾,大皇子便毛遂自荐,邵修霖也没有阻拦,如果能够处理好,大皇子回来以后在朝堂上的名声将会上升一个高度,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少祸害。
可惜大皇子文韬武略都不弱,只是手段不够凌厉。
吏州水灾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却是最近几天才捅出来的,可想而知吏州的官员前十几天都隐瞒不报,不用去吏州,邵修霖也能够想到吏州的情况。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