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唱曲(1/2)
那群老头老太太早就看见有那么一漂亮姑娘站在那看了半天,见瑛娘主动走上前来,便笑道:“姑娘,你也喜欢听昆曲吗?”
瑛娘稍微有些紧张,但还是定了定心神,柔声道:“喜欢的。不知几位老人家方才所唱的曲子,是哪位大家的手笔。”
几位老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笑了,其他的跟着笑了起来。
先笑的那个老太太道:“小姑娘呀,你说你喜欢听昆曲,怎么连《桃花扇》都不知道。不知道也没关系,现在喜欢戏曲的年轻人不多,喜欢昆曲的就更没几个了。”
瑛娘含笑道:“我是真喜欢,不仅会听,还会唱呢。还请您告诉我,这是哪位大家所作。”
老太太摆了摆手:“别客气,这是清代孔尚任写的《桃花扇》,说的是明末清初书生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故事,你们现在能上网,去网上一搜就清楚了。”
瑛娘口中称谢,与几位老人寒暄几句,看天色不早,正准备回去和邵询复命。但走出几步远,突然又折返回来,眼神认真道:“几位老人家,我真没骗你们,我真的会唱曲。不过今天天色晚了,我只唱刚才听来的那几句,且烦你们听一听。”
几位老人相视一眼,虽不相信,但都乐呵呵地看着这古怪的姑娘既不摆身段,也没清嗓子,就这么开口真唱了起来。
昆曲,又称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源于元末,属于南戏,起先只在姑苏地区六星,后来扩展到大半个江南地区。明代大家魏良辅对昆山腔加以改良,依字声行韵,使得昆曲细腻婉转,又有“水磨调”“水磨腔”的说法。
虽说瑛娘已经许久不曾唱曲了,一开口的时候还有几分生涩,起调不准,声音也不稳,更重要的是路子也不对,就是在模仿先前人唱的。
唱完长长的两句后,她终于进入了状态。
几位老人起初还笑着听她唱,但随着瑛娘的声音愈发婉转,逐渐收敛了脸上的笑容。
瑛娘的唱腔并不华丽,但她的咬字音调无一不透着江南地区的口音,唱曲动起情来声音更是柔美,如丝如缕,低回婉转,袅袅不绝,唱的人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熨帖,只随着那曲调思绪悠悠,逐渐代入了那哀伤的氛围中。
这套曲子唱的本是亡国之事,而瑛娘又恐怕是如今这世间是唯一对此有切身之感的,唱这曲子更是如泣如诉,又带着一份说不尽的苍凉之意,仿佛有断壁残垣、衰草斜阳历历在目。
瑛娘没有唱整套《哀江南》,只唱了其中的《折桂令》和《离亭宴》那两支。即便曲慢调长,很快也就唱完了,老人们没有一个人动,都闭着眼静静地感受着这余韵。
方才唱了整套曲子姓邢的那位老太太先动了,她擦了擦微湿的眼眶:“我虽是业余,但也唱了这么多年了,还比不上你个小丫头,怪不得当初去学,人家师父不要我。这曲子不知听了多少遍了,小姑娘你唱的也不是最妥当的,但就有股子说不上来的韵味。”
瑛娘不好意思地笑笑,正要和他们说声告辞,只见其他老人们一拥而上,把她围了起来。
……
等到瑛娘脱身回到庭院,邵询也已经下班回到家中了。
吃完晚饭后,邵妈看电视,邵橙和两只猫坐在旁边,一边还在给之前的娃娃做小裙子。
邵询和往常一样找借口回了房间锁上了门,进入庭院里。
一见到瑛娘,邵询就问:“今天感觉怎么样?”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