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流水线的萌芽(1/2)
“为何这么久?召集天下之工匠,加上兵部和工部的人也需要这么久?”朱祁钰不解得问道。
“启禀陛下,因为工程量之大,所以需要的人手也多,初次上手速度定然十分缓慢,当工匠已经习惯上手之后,以后的速度定然会加快许多。”范辰解释道。
这确实是朱祁钰忽略掉了,他忘了无论召集再多的工匠人家也是新手,这是新式武器,根本不存在老手这样的人,恐怕就连范辰也不敢自称老手。
“你需要多少人?”朱祁钰向范辰问道。
范辰思考了一下后回答道,“嗯……目前有三十名工匠可以独自制作燧发枪,只是还不是太熟练,需要我负责监督协助,如果训练他们快速上手的话,大概还需要半个月左右。”
“之后可以再训练一批人,需要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而那三十人要出师的话,至少需要三个月,暂时还是不需要太多的人,这些人就够了。”
“需要这么久吗?”朱祁钰有些不解的问道。
“虽然我们的人是从火铳坊调来的,但是燧发枪还是与火铳有比较大的区别,一个人熟练上手还是有很大的挑战的。”范辰解释道。
目前燧发枪主要的制作问题还是集中在枪膛和机座那里,对于底盘和击锤的安装以及引药锅这些,都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规制不能有一丝意外。
这些在旁人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只要组装就行了,但是各种物件的制作在现在的工业水平上都很繁琐复杂的。
想要单独一个人完成这一切,三个月出师已经算是很快了。
朱祁钰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看向范辰问道,“朕这边有一个提议,不知道你看看如何。”
“以流水线生产,一批人各自制作单独的各个零件,另一批人负责组装,譬如,你们负责制作枪膛,他们负责制作机座零件制作,他们负责组装,这样不是大大的节省时间了吗?”
其实关于流水线这一概念,朱祁钰在翻阅古籍的时候发现在秦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只是后来随着对匠人的单独管理开始后。
这一流水线的概念就消失了,再加上子承父业、独门绝技的这种思想,导致一些手艺不能被外传,所以制作一般都是由一个人单独负责的。
哪怕现在的火铳也是,单独各自完成制作,这就让朱祁钰很是无语,这样不仅延长了制作时间,还容易导致各个火铳的口径和长度大不一样。
这也是为啥现在火铳的口径有25毫米的、26毫米的、27毫米的等等,各自都不一样。
不过这样也方便管理,国家可以好好的掌控那些制作火铳的匠人,防止他们出逃或者流失。
但是朱祁钰觉得流水钱岂不是更安全,自己都无法单独完成,他们只会制作其中的一部分,岂不是更能保证手艺的安全。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