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国富论(一)(1/2)
第1358章 国富论(一)
当然英国也是有一些有识之士的,对于贸易的思考并不会那么简单的认为东印度公司的商品在印度和中国卖不出去,是因为中国和印度闭关锁国提高关税等等。
实际上,哪怕是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很多人也是清醒的,包括东印度公司的一些股东也是清醒的。
只不过,蠢和坏是有区别的。
真的傻呵呵地信了这些东西的,是蠢。
而明知道这些东西存在,却隐藏这些东西,那是坏。
一般来说,坏是比蠢高级的。
之前英国已经爆发了严重的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之争。
一开始,自由贸易一派,已经节节败退了。
因为,自由贸易理论,也是一步步发展出来的。
亚当·斯密,首先是一个热爱祖国的英国人。
然后才是一个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家。
而自由贸易走到这一步,有个很大的理论漏洞。
或者说,也不算是理论漏洞,只能算是“理论和现实”、“真理和国家利益”的一点“小”冲突。
早期的自由贸易学说,是讲“绝对优势”的。
比如说,英国和大顺。
瓷器、丝绸、布,这些都是大顺具有绝对优势。
好比说,英国能不能种东方桑树?
能。
早期詹姆斯二世引进过桑树,但是种不了中国的桑种,只能种适合欧洲环境的红桑。
而蚕宝宝啃红桑,吐出来的丝,质量很差。
那么,英国就一定没办法种中国桑吗?
也不是没有办法。
比如,用高昂的成本,用玻璃盖暖棚,这就可以种出来中国桑了。
只不过,成本嘛,肯定是中国桑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这时候,无非两个选择。
要么,通过极高的关税、极为变态的缉私制度,就是让英国用玻璃棚子种桑。
要么,反正是竞争不过的,不如彻底放开关税。
历史上,亚当·斯密用的是“苏格兰的葡萄酒和葡萄牙的葡萄酒”举得例子,放在这也差不多。
而按照自由贸易早期的“绝对优势”理论,那英国还搞个锤子的贸易啊,退回种地时代得了,做一个原材料出口国,卖卖粮食、卖卖羊毛……其余全靠进口。
这就是问题所在。
首先,亚当·斯密首先是个英国人,而且是个热爱祖国的英国人。所以他提出的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是英国当时相对欧洲有很多的“绝对优势”产业。
其次,欧洲是破碎的,单独一个国家和中国一个省差毬不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全产业链自给自足,也缺乏一个大顺这样的基本上相对破碎欧洲统一的多的国内市场。
亚当·斯密,考虑了欧洲的状况后,认为他的“绝对优势”理论绝对站得住——除了荷兰,其余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产业。
但是!
但是,伴随着大顺整合了南洋、日本、朝鲜、印度的经济区之后,那就出大事了。
整体上,此时大部分的商品,东方的生产效率全面高于欧洲,再加上物价革命的传导性。
使得东方商品,几乎具有全部的“绝对优势”。
而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国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那么这个国家就直接等着死就行了,他是无法在国际分工中获得好处的。
这,也是亚当·斯密的理论,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假如,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各方面则都处于劣势,那么,它们应该怎么办呢?这个全面劣势的国家,为什么要拥抱自由贸易呢?】
同样的,此时此刻,大顺鼓吹的自由贸易,在英国就恰恰存在这个问题。
自由贸易,不是圣经、也不是可兰经。
不可能是“因为经树上这样说,所以我们必须这么做”。
自由贸易,得是“参与者都能得到好处”,所以大家猜支持自由贸易。如果参与者明显没好处,在“绝对优势”理论下,全面处在劣势,那为啥要拥抱这个自由贸易呢?
这时候,“辩经”、“解经”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亚当·斯密没法解决的这个疑惑,也即是现在大顺和英国贸易的现实,能否在自由贸易的理论框架下解决?
能。
谁的学说?
李嘉图。
【相对优势】理论。
举个非常粗浅简陋的例子。
假设,英国和大顺,都生产布和火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