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刀牌(2/2)
闯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和可利用人口数量。这个“可利用人口”不一定非是汉人,只要是敢招到军队里,按照一流士兵武装起来的人都算。闯军现在唯一忌惮的就是基督徒,除了少量有专业技术的军官,不会招募基督徒士兵,至于其他人,不管什么民族、什么信仰,对于闯军来说都是一样的,就连李自成的卫队中也不乏蒙古人。
另一时空,李定国军中士兵半数是云南的少数民族,但招到西营之中后,就和其他西营士兵没什么分别,照样军纪严明,照样能和清军死战。李定国驻军长沙时,当地绅民发现“蛮兵”竟然不抢劫,感觉三观都要被震碎了。
努尔哈赤年轻的时候也不怎么歧视汉人,可是随着政权的发展,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得到一样的待遇,所以努尔哈赤也就变得重女真轻汉人甚至轻蒙古人,直到屠杀汉人。皇太极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战场掳获变多,蒙古人、汉军旗人的待遇就又提高了。
但旗人集团既然形成,那就无法再摆脱了,乾隆能把汉军旗人踢出去,可总不能真像《书剑恩仇录》里那样连满洲人都解决了。旗人既是强大的武力,又能作为官场上的制衡力量,皇权也着实离不开他们。
而闯军一开始就不需要拿民族来区分阶级,统治者中人数最多的肯定是汉人,被统治者中人数最多的也肯定是汉人,因此对待少数民族出身的军人只要平常看待就好,只要变成军事贵族,屁股的位置就都一样。
所以,闯军并不需要走清军那样的路线,闯军的野战部队的定位与清朝的旗军是不同的,他们不是用来压阵的少数精锐,而应该是训练速度快、价格便宜的量产型军队,强调组织纪律性而不是个人武艺。清军当然也强调组织纪律性,但是闯军在这方面的偏重更多。数量多于旗军,少于绿营,价格比旗军便宜,却能承担大部分绿营无法胜任的野战工作。
按照这个思路,闯军最终选择了更注重团队配合、训练成本更低的长矛。在这个时代,与其增加刀牌手、剑盾手这样的兵种,不如增加火枪手更实用。随着攻击武器的进步,防御型武器的价值大幅下降,个人武艺的作用也越来越低。个人武艺在军队中依然重要,但越来越局限于侦察和治安战领域。因此,熟练运使刀牌这种老兵技能也变成了卫戍部队的科目。
因为有王瑾在,闯军不必在实战中一步步靠消耗人命去摸索经验,所以也就更早地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而清军还在探索之中。另一时空,因为统一中国之后长期的治安战需求,清军直到鸦片战争之后都没有在野战部队中淘汰刀牌。直到清末被列强打得落花流水,才在惨重失败的教训下渐渐明白了这一点。但那会儿军事科技早已天翻地覆,长矛也用不着了。
刀牌的另一大缺陷是在应对骑兵冲击时不及长矛,但是清军在这方面的担心很小,因为在机枪出现之前,对抗骑兵最好的办法永远是一支更强大的骑兵,步兵方阵哪怕能挡住骑兵的冲击,也对抗不了骑兵的机动性。而清军自己就拥有一支打遍东亚无敌手的骑兵力量,所以步兵的反骑需求没那么高。
如果冲击的对象是清军旗兵,他们的训练很好,很可能迅速结成长矛阵来对抗。而土国宝部则不然,他们有很多明军的痼疾,家丁素质很高,不下于清军战兵,可是一般的营兵的训练水平却很一般,王瑾觉得他们不可能迅速完成攻防之间的转换。那些家丁中最精锐的老兵都充任刀牌手,他们在近战中可以占到闯军的便宜,但绝对当不住骑兵一冲。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