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议和(1/2)
沈阳的夏天远不如武昌那样湿热,在阴凉又通风好的地方,还是很舒适的。然而,住在馆驿的方正化却一点没有轻松的感觉。他在沈阳耽搁了快一个月,才见到清朝主管礼部的杜度。而这位贝勒爷和“礼”这个字根本就不搭边,态度傲慢无比,什么都没谈成。
当初皇太极初设六部时,以多尔衮掌吏部,德格类掌户部,萨哈廉掌礼部,岳讬掌兵部,济尔哈朗掌刑部,阿巴泰掌工部。如今多尔衮、德格类、萨哈廉三人都已病故(就算都是病故吧),皇太极改命多铎掌吏部,豪格掌户部,杜度掌礼部。
杜度和皇太极的关系很一般。当初杜度父亲褚英的死四大贝勒人人有份,褚英死后,他统率的白旗一分为二,皇太极领正白旗,杜度领镶白旗。后来杜度被努尔哈赤夺了旗主之位,调到镶红旗,打算把镶白旗留给多尔衮,但皇太极即位之后,自领了镶白旗。有这些旧事,皇太极和杜度之间没有芥蒂是不可能的。明面上,皇太极对杜度一直还是比较重用的,但暗地里也在提防。
方正化自然不懂这些,实际上别说他一个太监了,明朝的大臣也没有几个能搞明白清朝诸王贝勒之间的关系。边军将领中自然有人明白,但也不可能向朝廷汇报。
不过,方正化从杜度只是个贝勒,连王都没封这一点上,还是猜到他说话是不好使的。
方正化此行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和清朝议和。
南方战局打成这个德行,连江南这个财赋重地都已经失守,崇祯判断,大明已经没有办法再两面作战了。户部、工部、太仆寺等部门的也都在哭穷,实在是没有钱了。崇祯愈发坚信,南方局面糜烂,就是因为戊寅之变中抽调太多兵马钱粮抵御清军之故,否则的话,洪承畴和杨嗣昌大举进兵,早就把闯贼剿灭了。
至于杨嗣昌在衡州城外让田虎吊打,洪承畴在城陵矶要塞碰得头破血流的事情,他就选择性忽略了。
于是,崇祯想出了一条他认为能力挽狂澜的秘策——和清朝议和,这样一来,就可以抽调关宁兵马入关,和孙元化所部山西兵、陈新甲所部宣大兵,还有登莱巡抚杨文岳麾下的登州兵会合,先击破山东群盗和之前劫掠京畿的叛军。三边总督郑崇俭也统率秦军出关,两下合力,剿灭罗汝才。不过四川战局未定,也需要留一部分秦军由陕西巡抚丁启睿指挥剿灭,川中之贼。
张献忠请求册封,他决定暂且答应,不管怎么说,先把漕粮恢复是当务之急,否则国家根本动摇,局面恐不可收拾。
另一时空所谓“李自成请封西北王”一事,纯属穿凿附会之说。李自成在西安已经称帝,又怎么可能做什么“西北王”,崇祯也绝没有傻到刀架在脖子上都不妥协。他之所以没和李自成成功和谈,是因为李自成的要求是让他退位。李自成真要是能回陕西做王爷,崇祯又怎么可能不答应。
张献忠一招安,洪承畴、左良玉两部人马加上浙江团练都可以向西进发,支援杨嗣昌。罗汝才等河南群寇不过是乌合之众,定然挡不住大明东北、西北两大野战军的联合攻击。到那时,集天下精兵会剿李闯,至于张献忠,大可以之后再徐徐图之,江山还是姓朱的。
漕运总督朱大典所督的刘泽清、刘良佐、倪宠、牟文绶、张一川、王光恩、李万庆、惠登相八镇则作为最后的预备队,保护运河。毕竟这八镇有四镇曾是流寇,还是要提防的。
设想倒是很美好,但这一系列计划的前提是,真的要和皇太极议和才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