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北方新形势(1/2)
张天琳踉跄着冲进门来,在门槛上绊了一下,重重摔在地上,又迅速挣扎起来。张能急忙上前搀扶他,张天琳抢上两步,跪在高迎祥床前,想说什么,喉咙却如同哽住一般。
高迎祥躺在床上,身上的绷带还在往外渗血,他缓缓说道:“我已经四十多岁了,这样难道不好吗?多亏了你们,我没有死在刑场上,而是死在战场上,此生了无遗憾,何悲之有。”
次日,闯王高迎祥因战伤死于天台山寨中。
此时,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等人统带的第二批清军也已经破口入塞,铁骑蹂躏京郊,明军望风披靡。
各地的文臣武将乃至普通的士兵、乡勇自然也是有不少敢于抵抗的,然而这种纯由个人道德品质驱动的抵抗注定是不会有结果的。
一个正常的国家不应该靠英雄来保卫,只靠一群拿治国、保国当成自己领工资的手段的人就能天下无敌,那才叫真正的太平盛世。
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连白文选、党守素、马重僖、塔天宝都会投降,但反过来说,倘若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王朝,有正常的管理机制和充足的粮饷供给,姜瓖、唐通也未必不能尽忠报国。
壮怀激烈的英雄时代不是好的时代,连自私自利的小人都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不得不护国保民的时代,才是美好的时代。
秋末冬初之际,清军退回塞外,这场浩劫总算是暂时渡过了。但崇祯的心情却始终平复不了,流寇公然劫杀官军,救走高迎祥,而且还杀到了离京城只有三百里的紫荆关。要是再努努力,三天后就能进京见皇上了。就算是在清军入寇的混乱时期,也足见山西官军有多无能。
更让人恼火的是,居然是流寇取得了此次战争中斩杀清兵最多的战果,这简直是啪啪地抽朝廷的脸。幸好,孙元化的行动为朝廷挽回了一些面子。他和清军交战时的表现,证明了他一直推崇的斑鸠铳对抗清军是有效的,虽然贵了一点,但崇祯还是决定咬咬牙同意军队采购,但他也怀疑,孙元化有没有从中收取好处。
流寇撤退时只带走了自己人的尸首,流寇不用首级记功,将清军的尸体扒去盔甲之后就随意地扔在了战场上。孙元化的部下和紫荆关守军可捡了便宜了,疯狂抢割清军首级,甚至还发生了冲突,到底还是孙元化的人比较能打,把紫荆关守军打死了几十个。再加上周围乡勇袭击溃兵,最终明军一共砍了一千四百多个脑袋。
虽说这里面大部分都是蒙古人还有巢丕昌的部下,但是辫发的首级也有数百,这足以让崇祯大吹特吹,掩盖十余万百姓被掳走的国耻。朝廷当然不能承认是高迎祥指挥了这一仗,刘芳名和郭升又都已经是死人,这些功劳便都是孙元化、马祥麟、张凤仪的了。登州之乱的事已经过去五年了,崇祯对孙元化的气消了大半,秦良玉是崇祯亲自嘉奖过的典型模范,她的儿子儿媳立功,也可以证明皇上英明。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