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劫后余生(1/2)
母亲的话牢牢的锁在了我心中,从不敢忘,也不能忘。
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则是我心中的第一个目标,这也是最为官方的理想和目标。
该目标的实质和深层次含义便是为了尽快脱离这个“居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家,自己养活自己,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那天看了一本书,书中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民间俗语所做了一个分层次阶段性分析,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个阶段是青少年时期,最明显的时间段就是青春期。
这个时候特别嫌弃和排斥父母的管教,认为父母的存在便是对自己的约束,希望早日离家,插上翅膀,飞向更远的方向,实现自由。
这个时期的行为表现是,不敢不听父母的话,心中不愿,却大打折扣的勉强“执行”父母的要求。
第二个阶段是成年期,也就是上大学之后到结婚前。
“自以为”终于可以摆脱父母的约束,除了财务以外,可以实现基本自由,避免被管教,避免被束缚,避免被责骂,避免被训斥,最重要的是没有人在身边不停的唠叨,感觉特别开心。
这个时期的行为表现是:
装作成熟有风度,实际稚嫩缺城府;
长辈之言不屑顾,心嘲一群老顽固!
从心底认为父母什么都不明白,不了解,还妄图干预自己的生活。
第三个阶段是成长期,从事业起步到结婚生子阶段。
每个人的认知和实践都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所以具体的时间岁数不说。
这个阶段,尤其是在结婚之后,初为人父,初为人母,刹那之间明白了一句俗语——当家才感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在某一瞬间突然明白,父母之辛苦、之不易,开始由孝顺父母的初级阶段,逐步向更深层次的方向转变和升华。
这段时间的行为表现是,除了理解养儿方知父母恩之外,渐渐会认同父母的某些的观点和思想。
第四个阶段是成熟阶段,四十不惑到五十知天命之年。
对父母的某些话深感认同,多数情况下愿意和父母聊天,谈心,沟通,讲讲工作上的事,经历了孩子的成长,和父母的变老,对父母的归属感认同感逐渐增强。
这一时间段的行为表现是,极度认同父母的某些观点,可能执行方式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会以父母对某事的观点为原则和依据。
第五阶段当然是最后一个阶段,感恩阶段。
花甲之年,可能是花甲后5年也可能是后10年,也可能持续到古稀之后。
此时不仅已为人父母,而且更是三世甚至四世同堂。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说谁能够做到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那这样的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因为从他(她)的口中还可以由衷的称呼一声:爸,妈!在他(她)心中永远有个位置,摆放着那份对双亲的牵挂,那就是家。
在回家进门的时候也可以骄傲的高声大吼:
爸,我回来了!
妈,我回来了!
因为,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时候,不管是年过花甲、年过古稀,亦或百岁老人,你永远都是一个孩子,父母面前的孩子,可以撒娇卖萌,可以无理取闹,可以不顾忌身份地位做你想做的一切违背实际年龄的事!
父母同样会像宠溺孩童那样,用颤抖和充满褶皱的干瘪的手摸摸你的头,嘴里含糊不清的说:
“你看看你,都满头白发,儿孙满堂的人了,还像小时候一样那么调皮……”
对于全世界来说,你小时候调皮捣蛋的样子,长大过程中的嬉笑怒骂的情景,成家立业时志得意满的神情,光耀门楣时昂首挺胸的壮志……只有在父母心中才是最为美好的回忆,只有在父母口中才是最令他们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谈资……
另一种情况便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也许在这个时候,某天,父母便不得不带着一丝哽咽告诉子女,自己作为“人子”的痛楚:“孩子,妈妈没有爸爸了……”
言语中的辛酸也只有说话的人才明白。
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呢?也只有在告诉自己孩子的那一瞬间……再回想起来,才会明白父母当时说这句话的悲痛心情。
此时若是再想要让父母教训、指责、批评、教育,哪怕是唠叨几句“多穿衣服、好好吃饭”之类的话,那都是这辈子永远不可能的奢望了……
世人皆如此。
只有经历了人生百态,才能真正体会。
需要时间,需要阅历,需要用至少半辈子乃至一生的时间来体悟、行动。
而我,在这些年的体悟和经历当中,恰巧处在第三阶段末到第四阶段的初期。我将之定义为心理年龄成熟度较高,也许是早早经历了这些不平之事吧,但对我来说绝不是一件坏事。
言归正传。
母亲目送姐姐消失在视线当中,抱着我放声痛哭了许久之后,渐渐恢复了平静。
仿佛已经将积压在心中的愤懑和难受全部都哭出来了一般。
这时的我早已在母亲的怀中安详入眠。
母亲生怕把怀中的我惊醒,试图轻轻的抱着我起身。
就在站起的那一刻,钻心的疼痛,如雷霆之势迅速刺激到母亲的脑神经。
“哎呀!”
腿上传来的疼痛迫使母亲在起身失败后,不由得呻吟一声。
母亲脸上的肌肉在疼痛的作用下,狰狞的抽搐到了一起。
居然无法站起来!
冬季,零下十几度的户外,彻夜席地而坐,导致母亲做过手术的腿遭受了极其严重的伤害。
难以抑制的疼痛一波接着一波袭击着母亲,似乎在发出严重的抗议,全力释放着对自己这个不负责任的主人的不满。
“墩子?墩子?”
母亲轻轻地拍着我的身体,试图把我叫醒,言语中还不忘对我的关切之情。
“醒醒,醒一醒,别在外面睡觉,外面太冷了,睡着了容易感冒。”
“慢慢睁眼恢复一下理智,咱们回家再睡。”
母亲见我还未苏醒,继续轻轻拍着我说道。
“墩子?墩子?”
我好不容易睁开了眼睛。许久才恢复一丝清明,从母亲身上慢慢爬起。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