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火中有天机(1/2)
陈松答道:“就是桑树木材烧的火。”
“桑树木材?”
徐良兴有些无奈道:“去哪里找那么庞大的桑树木材啊,用液化气不行吗?”
持续不断地燃烧十几个小时,这得需要多少桑树木材,而且还得是干的。
陈松摇头道:“当然不行,不同的木材都有不同的功效,这桑能助药力。”
桑柴所生之火,其性畅达,最宜修合一切滋补之剂及诸膏剂,《本草从新·灶部》载:“《抱朴子·内篇》云:一切仙药,不得桑柴煎不服。”又桑乃青龙七宿的箕星之精,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拔引毒气、祛逐风寒、去腐生新,故能助药力。
凡痈疽发背不起,瘀肉不腐难脓,与阴疮瘰疬流注,镰疮顽疮等皮肤肌肉间病,可用桑木燃烧,吹灭灸之。
明代孙志宏撰也提出桑木是最好的煎药用木柴:“煎药大法……用桑柴火不缓烈,取几分者,必准其数。”
其实最早的时候,古人往往是以用什么作为燃料来控制和掌握火候,直到后来才发现以不同的柴火煎药,得到的药效的区别是很大的。
李时珍对于煎药的火候也十分重视,他说:“须识火候,不可太过不及。火用木炭、芦苇为佳……若发汗药,必用紧火,热服。攻下药,亦用紧火煎熟,下硝黄再煎,温服。补中药,宜慢火,温服。阴寒急病,亦宜紧火急煎服之。又有阴寒烦躁及暑月伏阴在内者,宜水中沉冷服。”在《本草纲目》中列有火部,“撰火之切于日用灸焫者凡一十一种”,包括阳火、阴火、燧火、桑柴火、炭火、白炭、芦火、竹火、艾火、神针火、火针、灯火、灯花、烛烬。其中适合煎药的有桑柴火、炭火、芦火和竹火。
“栎炭火,宜锻炼一切金石药。桴炭火,宜烹煎焙炙百药丸散。”在“芦火”、“竹火”条中指出:“宜煎一切滋补药”,并进一步指出:“凡服汤药……火用陈芦、枯竹,取其不强,不损药力也;桑柴火取其;桴炭,取其力慢;栎炭,取其力紧;温养用糠及马屎、牛屎者,取其缓而能使药力匀遍也。”
清初尤乘对于《本草纲目》煎药用柴进行了补充,他提出要“慎火候,按方书所载。”
桑柴火: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良。《抱朴子》云: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桑乃箕星之精,能助药力,除风寒痹痛。久服不患风疾故也。
栎炭火:宜煅炼一切金石之药,以其坚也。
金粟火:即粟米壳也,煅炼丹药用。
烰炭火:宜烹煎焙炙百药丸散。
芦荻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
在昔煤炭未曾普遍使用前,取暖,炖食,煎药,大都皆用木炭,炭火煎疗治咽喉之药,既便于掌握火候,又不致影响药力,宜采用。
但是用煤炭煎药及煤油炉、煤气罐煎药,则不相宜,尤其煎喉症之药,更不相宜。
很多时候并非药石的效果底下,只是煎药火就不对,根本就发挥不出应有的药效,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柴火在都市中,早已被淘汰。
“这也太讲究了吧。”
就连王泽都觉得陈松说的是不是有些过大了,从未听过煮药还需要用专门的柴火的。
“别不相信。”
陈松严肃道:“可不要小看这柴火,古时候可是用不同柴火留下的锅底灰来治病的。”
锅底灰, 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可药用,主要成分是碳黑、碳酸盐和一些植物中包含的氮、磷、钾、钙、镁等矿物成分,中医里叫百草霜,灶突墨,灶突中尘,灶额上墨等,民间叫火炭灰,锅底灰,锅底黑等。
宋代《圣惠方》载其:“治血痢,不问远近:黄连一两,灶突墨二两,木香半两。捣细为散,每于饭前,粥饮调下二钱。”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辛温,无毒”。“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虐痢,咽喉口舌一切诸疮”;
明朝缪希雍的《本草经疏》指出:“百草霜乃烟气结成,其味辛,气温无毒。辛主散,故能消化积滞及带下食也。”
可以看出,使用百草霜治疗痢疾,我国至少在宋代就已经有了,锅底灰的药性是:辛,温。入肝、肺、胃经。功效是:止血,消积,解毒散火。主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下,泻痢,食积,黄疸,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诸疮,外伤出血。
“看来还得找个院子来煎药才行。”
徐良兴不由快速思索起来去哪里煎药比较好。
倒不是找不到这种地方,而是想着哪一处的院落离陈松比较近,一边有什么问题,陈松能第一时间赶过来处理。
王泽好奇地问道:“那为什么要午时之前熬好。”
“午时乃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阴气上升之时,属于阳极而衰的时间,至于选这时间,也是为了他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