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螺钿工艺(1/2)
“螺钿是一种特别的工艺,‘螺’指贝类,‘钿’为嵌装,就是在底上施螺钿花纹,镶嵌琥珀和玳瑁等,其间还可以嵌入青金石等各种细片,并加研磨,使之表面平滑,采用在朱彩和金泥上嵌入琥珀和玳瑁的技法来伏彩色。”
陈松当下将螺钿工艺的历史讲了出来。
螺钿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商代的漆器。
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陷蚌、钿螺、坎螺以及罗钿等,螺钿是华夏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简单来说,螺钿是指用螺壳与被称夜光蝾螺的夜光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
螺钿的“钿”字,据《辞海》中注释,为镶嵌装饰之意,由于螺钿是一种天然之物,外观天生丽质,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
到了唐代,华夏的螺钿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尤其是铜镜漆背螺钿,用贝壳镶嵌制成画面图案,甚为精致典雅,更是这一时期的工艺瑰宝。
明代曹昭著的《格古要论》中说:“螺钿漆器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宋朝内府中物,俱是坚漆螺钿者……”明代是古代漆器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当时出现了厚螺钿与薄螺钿作镶嵌并存的局面。
清代是螺钿家具达到高峰的时期,同时又受到清朝宫廷的青睐,据记载,在乾隆三十六年,也就是1771年,两淮盐政李质颖在进贡清廷的单子上,就有“彩漆螺钿龙鸿福祥云宝座”、“彩漆螺钿龙福祥云屏风”等10余件扬州漆器螺钿家具,当时它们均存放在圆明园之中。
王会长看到郭春还不明白,提醒道:“其实现在大家都称呼为‘百宝嵌’了。”
螺钿一般多施于珍贵的硬木家具上,比如紫檀、黄花梨、红木等,其中以红木居多。而苏式家具中的螺钿很少单独使用,并经常掺和在其他镶嵌物之间,如翠玉、象牙、彩石、珊瑚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百宝嵌”。
“原来是‘周制’的百宝嵌啊。”
郭春哑然失笑,自己怎么就忘了往百宝嵌去想呢。
百宝嵌是由江苏扬州的周翥所创,人称“周制”,他通过雕、镂、镶嵌等工艺技法,配成山水、人物、楼台、花卉、鸟兽等图案,犹如一幅地道的刺绣,甚为精美,而广式家具则很重视螺钿工艺,小到凳椅,大到床榻、柜橱,而且多为满钿,使之色彩更显富丽堂皇和奇妙典雅,别有一番民俗情趣,从而成为了广式家具的一大特色。
“诸位真是博学多才。”
吴老先生津津有味听完后,一脸的赞叹之色。
陈松笑了笑。
“老先生过奖了。”
王会长谦虚一声,不甘心地问道:“您这几件藏品真的不准备卖吗?”
“以前卖掉的那些已经很后悔了,剩下这些就留着当念想吧,毕竟祖上之物,全卖了也不合适。”
吴老先生看着天井中的夜色,有些出神。
王会长还想说什么,陈松急忙对他摆了摆手,对吴老先生拱手道:“老先生,今日多有打扰了,时候不早,我们就先告辞了。”
吴老先生起身道:“嗯,我送送你们。”
“您留步。”
王会长将沈州的山水画立轴放到桌子上。
郭春感谢道:“今天感谢您的招待,对了,饭钱多少?”
“一顿饭而已,不足挂齿。”
吴老先生摆了摆手,笑道:“招待不周之处,还望见谅。”
老奶奶见众人起身,连忙问道:“你们这是要回去了吗?”
她有些耳背,听不太清楚大家刚才在聊什么,只能默默坐在一旁。
王泽道:“是啊,老奶奶,我们住得太远了,要赶回去。”
“那赶紧吧,这天色太黑得话,山路不好走。”
老奶奶有些不舍道:“你们以后经过这里,记得过来坐坐啊。”
王泽笑道:“会的,以后一定来探望您。”
“真是个好孩子,记得多来啊。”
老奶奶和吴老先生将陈松等人送到门口,看着陈松等人的车辆在夜幕中消失,才返回院内。
大院两扇陈旧的木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重重地合在一起。
陈松等人回头看了眼半山上的大院,叹了口气。
夜幕下的大院,被月光撒上了一层梦幻的银光,像极了一幢锁梦楼,一条紧闭的大门,锁住了曾经繁华的往昔,也锁住了古人的金碧辉煌,更锁住了一帘旧梦,就像时间深处静坐的一位老人,陈露着寂寥。
寂静的山间,不时传出鸟兽声,山林被风吹动的声音,令人心生不安。
同样安静的车内,让王泽感觉有点害怕,他出声道:“松哥,今天这是白忙活一天,空手而归啊。”
陈松道:“还是有收获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