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1/2)
“想什么呢?长得牛高马大还怕这些?”
郭春瞪了王泽一眼,心中有些好笑。
“怕啊!谁不怕啊?”
王泽声音都提高了几分。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置于家中可以‘避邪’,这里整间屋子都是艾烟,真有那些东西,它们躲都来不及呢。“
古代就有将艾草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或制成花环、佩饰的习惯,不仅美丽芬芳,还能用以驱瘴。
郭春的话令王泽心中大定,指着如同木偶般,一动不动的王会长,问道:“那王会长这是?”
“估计这熏炉是件了不得的宝物。”
郭春认识王会长那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它如此失态,他拿起放置在桌上的矿灯,照向地上的熏炉。
香炉不算太大,直径十几厘米,通体灰黑,圆形,鼓腹,下承三兽足,带有双耳,双耳上皆有一条螭龙盘旋,炉盖盖壁鎏金镂空蟠夔纹,云龙纹盖顶,形灯光照耀下,炉身散发出七彩的光芒,隐约可见缠枝莲花纹的图案。
“原来是景泰蓝啊!”
郭春总算明白王会长为何会呆若木鸡,一动不动了。
华夏古代工艺中,绝大部分都是官民共享,例如瓷器,有官窑也有民窑,玉器在宫廷和民间都有制作,但只有一种独特的工艺,在清末同光中兴之前是宫廷独享,供皇宫贵族享用,没有走入民间,也成为那个时代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它集历史、文化、艺术与独特的传统工艺于一身,古朴典雅,精美华贵,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民族内涵闻名中外,这便是俗称的景泰蓝,学名叫做铜胎掐丝珐琅。
景泰蓝在我国历史上属于国宝级的重器,其价值不可估量,素有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的说法。
华夏金属工艺中,珐琅的运用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的剑柄上就已经嵌有珐琅釉料;满城出土的汉代铜壶,壶体上也用珐琅作为装饰;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铜镜,镜背面的花纹上也涂饰着各色珐琅,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工艺制作没有得到继续的发展,直到明代,才迎来了它的繁荣时期,在铜器表面上嵌以设计好的纹饰铜丝或金银丝,再填以各色珐琅质,用高温烧造,最后磨光镀金而成。
准确说是在元代忽必烈西征时,这种镶嵌填充珐琅彩在铜器上的做法从西亚、阿拉伯一带兴起,并传进华夏,先在滇省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在明朝的景泰年间,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贵华美,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成熟,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时期,被称为“景泰蓝”。
据记载:“大食窑出于大食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朗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今滇人在京多作酒盏,俗称曰鬼国嵌,内府作者,温润可爱。”
这本于明初洪武二十一年成书的,是最早记录我国珐琅器唯一的重要文献,曹昭在中说到“大食窑”是宋元时期对西亚阿拉伯地区的称谓。
我国古代的工匠们很快地掌握了“大食窑”的制作技艺,并结合我国本土的传统工艺技法,几经改良,制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金属胎掐丝珐琅器——景泰蓝,此时,珐琅的译名有十几种,如“佛林”、“佛郎”、“发蓝”等,不过“景泰蓝”这个称谓最先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
清雍正六年的记载:“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四日,怡亲王郎中海望呈进活计内,奉旨:……珐琅葫芦式马褂瓶花纹群仙祝寿,花篮春盛亦俗气。珐琅海棠式盆再小,孔雀翎不好,另做。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一记载,把仿景泰蓝时期的珐琅制品称作“景泰蓝珐琅”,这是所见&景泰蓝&称谓的最早文字记录,直到现代,虽然景泰蓝的工艺品已是各种色彩具备,但仍然沿用着“景泰蓝”的习惯称谓。
它是一种特种工艺品,先用铜作胎,而后用细铜丝轧扁后,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制成各种图案,或掐、或焊、或贴在铜胎上,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过高温烧造,最后磨光、镀金而成,其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和烧瓷等传统技术,又吸收了传统绘画和雕刻的技法,为华夏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具有浑厚凝重、富丽典雅的艺术特色。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