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出行准备(1/2)
余强的心思除了毛氏无人知晓,也不能被人知晓。
而宁月,着手整理手里的东西。把前世看电视里演的,书上学到的,生活中知道的,全部整理出来。把能想到的都注明,尽量做到仔细,后面如有想到别的东西在加上去。其中最让古代束手无策的天花,瘟疫,蝗虫,地震,做了着重的注解。接下来,就是在走之前完成上辈子没有完成的事情,一家人出行。
要想完成自己心里的梦想,却要想一个能让所有人接受并且不怀疑的借口。为这事纠结了两天,宁月还是想不到什么好的接口。
最终,宁月决定实话实说。目的是去解救于人,对于有没有危险或者说还能不能回来,这个就不能说了。如果不说实话,越来越多的谎言总有一天会露马脚。于其这样,让大家明确的知道自己去做什么还好一些,以免大家乱猜而担心。同时,还用了另外一个理由,让六兄弟一起出去见见世面,陪着姚宁睦和姚宁安到严家的书院去看看,学学。如果有可能,让两兄弟在严家书院学习一些时间,对于他们的秋试绝对有好处。说不定,还能请到严家的大儒指点一二,加上这个理由更能说动钟氏和姚传根。
这几年,姚家知道宁月的特别,也知道钟离的身份,默认了宁月同钟离的出行,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一个强大的保护网才能护住宁月。把时间定为三年,那时自己才十四岁左右,是能让他们接受的时间。现在小随钟离出去还行,到了十四、五岁那就不能了,对宁月的名声有影响。
三月的生日一过,宁月就十一岁,而对于苍灵簇来说以到了极限的时间点。所有的一切将血淋淋撕开于宁月的面前,此时的宁月,并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何其痛苦的回忆和悔恨,现在的她一心为全家出行做总动员。
想要出行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好的事情,首先现在是育苗要插秧苗的时间,最少要把这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做好才能腾开手。
在大家忙于春耕的时候,宁月开始的所有的准备工作,幸好自己有一个万能的解答人韩嬷嬷。
韩嬷嬷一开始不知宁月的计划,每天被宁月东问一点西问一些,这才发现宁月在做着什么大计划一样。最终问了宁月,宁月也没有瞒着,这本就是要韩嬷嬷这种有出行打理经验的人才能办成的事。
刚开始,宁月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后面才了解到。因宁月每次同钟离出去从来没有经手过衣食住行的事情,全是钟离一手包办。当轮到自己时,才知要办的事情很多。
这种地方,不像前世那样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上游的。这里最快的代步工具就是马,其次是骡马,驴,牛,走路。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吃食就是一个问题,计划得好遇到客栈什么的买着吃。要是路上有个什么突然暴雨,生病什么的,想吃点啥熬个药都成问题。所以,一切都得有准备。
路上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都得设想出来,做个准备。比如:水土不服,生病什么的,常有的草药和药丸是要带的。又比如:要备有米面,铁锅,陶瓘,碗筷。众人换洗衣服,遮挡雨布蓑衣等等。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更有甚者路上的安全也是一个问题,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家子。
这样的动作是请教韩嬷嬷帮忙的,韩嬷嬷帮忙等于钟氏知道,钟氏知道了那么姚传根,在家的王氏、姚家忠等人也同样知道了。
现在,钟氏正房的房厅里,钟氏和姚传根坐在首位,姚家忠和王氏做在两边。平时温和宠爱宁月的钟氏此时无喜无怒,看着宁月平静的眼,她知道,这一天要来到了,这个孩子要去开始她的使命。
姚传根手里的烟斗根本没有点上烟,因宁月说抽多了不好,要让爷爷看着她们长大,她们陪着爷爷到一百岁。虽说是不可能的事情,却能感觉到孩子们的心意,姚传根慢慢的抽得很少,现在,他却上狠狠的抽上一口。
而姚家忠心里有些气闷,因自己是老大,和王氏在家里撑门户。宁月做了那么多的事,他现在才知道,有些觉得对不起姚家悌,没有关照好宁月,心中气闷自己。
对于王氏,在韩嬷嬷的教导下,管家是有模有样。也更加的明白姚宁月在姚家启的作用,表面上看任何事情都和宁月无关,却事事都相关。这几年姚家的所有收入支出自己都知道,而带来这些的是面前这个十岁的孩子。对于宁月的特别之处,从未惧怕过,就算姚宁家现在以家里无能力为借口不相亲一事,自己也从没有过半丝埋怨。因为,她知道,祸福都在宁月一人身上,只有宁月好了,姚家才会好,所以,她看得清,想得明。
听完宁月的说法,不说王氏自己不相信,就是姚家忠也不信。宁月说是想让宁睦和宁康边走边学,真正的意图却没有说明。
钟氏微沉的语气:“月儿,真正的原因说出来,不然,奶奶不会同意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