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红芋种子(2/2)
姚传根:“你去后面问问吧,这两点月儿满处走,说不定知道呢?”
姚宁家:“好,我这就去问问。”
对着余柱,余强等人告退,拿着几个红芋去找宁月。
听到扶琴说姚宁家来找时,笑着对余荷花讲:“表姐,你和姑姑在想想,我先去去就来。”
“嗯,月儿妹妹你去。”
姚家玉:“快去,快去,我还要想想。”
姚家这几年在韩嬷嬷的不于余力下,真的有个富庶之家的样子。姚家三妯娌走出去独当一面没问题,王氏以全面接手姚家的一切人情往来,丫头、小厮、婆子、门房等二十多人,所有日常开支都是要清楚。萧氏和姚家孝一力打理着姚家早食铺,余丽娘则陪着姚宁睦、姚宁康在府城照顾两兄弟。
一年前,姚宁睦和姚宁康考上府城的松山学院,松山学院以学生的能力收学子。也就是说,那怕你是寒门子弟,只有学识好,经过三关考试就可以就读。所以,里面有很多像姚宁睦等人一样的农耕子弟。据说,这是前朝的一位太傅退隐后用毕生财力、物力办起的学院。
当时,宁月听说的时候就在想,办一个学院是需要大量财力支撑的,这位大人是留下了多少的金银才得以支撑下来。后来,当钟离听说时却嗤了一句:太天真。
就算是寒门,能考上秀才,家里能没有银子。如果进了松山学院,离举人又进了一步,有些眼光的权贵自是开始布局,那些学子自有人供养,甚至于最高位上的都有下手。
宁月记得当时说的是:这样的学院那里还是学院,且不是偏离学子们的求学。
钟离摸了摸宁月的头:真正读死书的人是进不了像松山这样的学院的,想想那些学院出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吧!
宁月这才明白,好的资源就着好的人才,越是高等的越是难进,能进去就代表你是人才,而将来的加报是难以估计。
想得有点远了,宁月快步走出来在外间见着了姚宁家。
姚宁家以十七岁,因练武和上了三年学馆的关系,身长挺拔,面容俊雅,一点也看不出是个天天在庄园、果园跑的人。在这个时代下,早就应该娶妻生子,可他却说年过二十才说。
姚传根等人可能因姚宁月的关系同意这一提义,并且同六兄弟一样,可以年满十八以后才开始说亲。
宁月笑看着这位沉稳的大哥:“大哥哥”
姚宁家深深的看了看姚宁月走上前,仔细的从头看到脚,轻扶宁月肩上的浮尘:“这书了的东西和这个是同样的不。”
宁月低头看了看,早知道姚宁家会来问也不瞒着,把红芋的种植方法说了出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