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2)
日头斜,申时末。
念祖牵着老牛回到家,何莲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堂屋里,何桃和傅石盘腿坐着,冬枝、冬叶分别被他们抱着坐在自己腿上,而站在他们面前的则是大荒地的最后一名成员——陶念宗小朋友。
只见短胳膊短腿的念宗小朋友的绷着包子脸,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握着一本《三字经》,晃着小脑袋一字一句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学堂里授课用的是官话,念宗上学两个月官话已经说得不错了,如果忽略他因为换牙说话有些漏风的话,倒真是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自从念宗上学以来,每天回到家都要把他在学堂所学的教给何桃。傅石出门回来后知道这件事以后,就主动要求自己也要参加到学习里来,他的理由比何桃的又多出了一个——媳妇那么厉害,我咋能大字不识一个呢!
而双胞胎么,则是相当于接受早教。
于是大荒地便每天都会上演这么一幕幼子教书的画面。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第三句的前半段,昔孟母,择邻处,”,念宗完全照搬了学堂的教学模式,每天开讲之前都会把整篇《三字经》念一遍,然后再来详细解释当天要学的章节。
“前面一句就是孟母三迁的典故。孟母就是孟子的母亲,有人知道孟子是谁吗?”
“我知道,孔孟之道的那个孟!”何桃举手回答。坐在她腿上的冬叶也举起手来跟着说了声“孟”,冬枝听了也跟着喊了一声“孟”。
“说道圣人怎么能用这个那个的呢?!这是对圣人不尊重!”
念宗的包子脸一鼓,气场全开,让何桃隐约看到了太叔公的老夫子脸,立马就缴械投降:“嗯,知道了,是孔孟之道的孟……”
傅石保持沉默。昨天他把“苟不教”想成了“狗不叫”,闹了个大笑话,他就下定决心绝对不再不懂装懂,认真听讲才是正理。
“孟子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去世,他由母亲一人养育长大。孟子小的时候,他们家住在坟地附近。他看多了别人哭拜和修坟墓的事情,就把这些当成了游戏,孟母觉得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了集市,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孟母也觉得这样不好,又再次搬家,搬到了学堂附近,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觉得这才是孩子该学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好了这句话的意思我已经讲完了,你们有没有悟出什么道理?”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何桃又举手说道。
念宗虎着小脸点点头:“对。还有没有悟出别的?大叔,你说说看。”
傅石冥思苦想中:学人哭拜是挺不对的,但是也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就搬家啊!好好教育他不就行了。做生意和杀猪为啥不好?都是正经营生。直到孟子跟人读书了孟母才高兴了,就说明啥都比不上读书!
“读书好!”傅石斩钉截铁地说。
“……。”何桃跟念宗同时嘴角一抽,基本上所学的每句话最后傅石都能用“读书好”三个字来总结。
“这个故事除了讲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外,还表现了‘母爱’,孟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辞辛苦,三换居所。”小朋友开始发散教育,一字一句地把课堂上听来的复述出来:“正如《诗经》所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不止是傅石,连何桃的眼睛都成了蚊香状——啥意思啊?!
念宗又把引用的话解释了,最后总结道:“父母的恩情如同天地一样广大无穷,我们应该遵从孝道,孝敬父母,不能行不孝不悌之事!”
何桃从蚊香状态恢复到正常值——太叔公的讲义最后总是能跟孝道挂上关系。
不过这时代的大流就是如此,皇帝老子也经常把“以孝治天下”挂在嘴边,孝道可是写进了律法的!
《大齐名例》有言: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缺;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
其中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这一条就是把“父母在不分家”“不藏私房钱”给法律化了。要是被告后查明无误的话,会被杖责一百,且责令改过。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你们要讲之前所讲的都背熟了,每人还要写十张大字,我回来检查!”
念宗布置完课业以后,伸手使劲揉自己的包子脸——虎着脸说了半个时辰的话,脸好酸哦!
“开饭咯!”何莲也适时地叫了一声。
小课堂正式下课,何桃和傅石将双胞胎安置在饭桌边的宝宝椅里,然后一人塞给他们一个奶瓶,上完“早教课”后“身心俱疲”的小家伙们抱着奶瓶欢快无比地喝了起来。何桃他们这才坐下自己吃饭,一边吃还要一边记着时不时地喂小家伙们一口鸡蛋羹或者米糊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