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游记(1/2)
裴金玲万不想沈家还有这样的家世,想来那么偌大一个家族当年被流放西宁,这些年在西宁经营,盘根错节下来也成了一股极大的势力了。
在离宫前,皇帝丢给裴金玲一本册子,让她回去看看,等看明白了再进宫来。
裴金玲怀揣着几十页厚的沈氏家谱回了侯府,先去见了方氏,说了几句后便回了自己院子。
要说这册子是沈家的家谱也不全是,在沈家姓沈前的皇帝并未有给,据说算下来有十数本,且还得沈家人自己才有。
这一本也就沈家流放到西宁,成势后朝廷的探子收集拢来的,只记了沈家改姓后的姻亲故旧关系。
裴金玲花了三天时间才把沈家的家谱给理顺,然后忍不住咋舌,也不怪卫王会纳人家姑娘当侧室,随后还要把人扶正。
就沈家当年被流放西宁,等到西宁还活着的男女老少就有三百多人。
这三百多人除了主支之外,旁支流放时日其实并不长,多是五年十年。然而便是这些旁支却也没有等徒刑满后离开,而是直接在西宁住了下来,拿着儿女跟西宁四处联姻。
等着主支因军功而免了罪身之时,沈家已然在西宁有了姓名。
随后沈家一步一步走到今日,虽在威信上不如卫王府,但因错综复杂的联姻关系在军中的势力却不可小觑。不可小觑到,卫王当年扶正沈氏未必是因真爱。
卫王府二公子上位的筹码比她以为的还要多,不过她也得以机会把西宁军势力粗浅的摸过了一遍。
再遇上陛下时裴金铃也有话说了,“陛下不如把世子留京,好歹还能保住世子一命。就沈家之势不是臣女不自信,实在是世子哪怕没中毒,怕也争不过卫王府二公子。”
裴金铃终于知道皇帝为何没想过把世子当做质子留在京城了,就卫王府二公子这势头,除非皇帝缺心眼也给卫王世子送二十万兵马,否则两个卫王世子都不够跟人外家比的。
瞧着这丫头浑然忘了之前在他面前的赌咒发誓,皇帝笑问:“不想要二十万军权了?”
“那也得有命要吧?陛下觉得可是这个道理?”裴金铃今日说话气都弱了不少。
皇帝脸上的笑冷了下来,“你倒会长它人志气!”
裴金铃可不这么觉得,坦白道:“陛下觉得沈家的志气需要臣女一个小小的侯府之女来长?”
自是用不着,皇帝可不是召裴金铃来说这些无用之话的,“这几日可有把沈家理顺?”
“勉强理明白了点。”裴金铃很是谦虚,“沈家之势在于根深。巨木好伐,土下之根却难除。可要不除去根脉,就是砍了枝叶,待到来年时又将春风吹又生。”
“继续。”皇帝敲了敲椅子扶手。
裴金铃琢磨,“先前陛下给了臣女沈家的家谱,臣女发现里面并没有此回护送世子进京的张小将军他家。不知张小将军和沈家关系如何?家世又如何?若张小将军家世不差,倒也值得拉拢。要家中有姐妹尚未出阁,陛下也不用在臣女中挑人给世子赐婚了,直接让世子拿他那张脸把人家姑娘骗进门也算个法子。”
这话实在不是什么好听话,皇帝冷眼,“你觉得阿奴娶张家一个女儿,张家就愿意把宝压在阿奴身上?”
当然不会,但凡大家大族,谁没耐为个出嫁女将自家陷入风险之中。特别是卫王世子看起来毫无赢面不说,卫王也不可能跟皇帝一样有指婚的权利,而卫王府也不是皇室,能够有足够的利益让人发疯。
但裴金铃也不是没得到自己想要的,“也就是张小将军家世也不俗哦?”
“张小将军其父与沈王妃其父军职相等。”皇帝提点道。
能与沈家军职相等便是没沈家的势力那也不是一代两代做得到的,裴金铃热情道:“那据说张小将军也尚未成亲,陛下何不给张小将军也顺带指个婚?”
虽然张家只要脑子没问题就不会站卫王世子,可张家也不是卫王府,要得朝廷赐婚,这样的体面可不是谁都有的。
主要是张家站不站卫王世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会不会认为张家站了。
不过算一点谋略小道,皇帝看她,“你心目中可有人选?”
“要能是鲁王府家的姑娘就好了,不过也得张小将军怎么想。张小将军看起来年纪也不小,想来心里的主意比世子还要正一些,这事还得张小将军自愿才好。”裴金铃继续琢磨,“要鲁王府家的不行,其他人家的那也比让他回西宁去找媳妇的要强。”
把张家绑上船,卫王世子至少不是孤立无援了,裴金铃想到这又有了新的疑虑,“陛下,张小将军怕有二十好几了吧?为何还没有成亲?其中可有缘故?”别是那什么不行吧?这话她也不敢直接问。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