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4章 为钱发愁的圣人(2/2)
义银问完了话,深深叹了一口气。
不管最后是哪个选择,那都不是朝气蓬勃的新朝气象,不利于长期稳定。
一方面是需要做出一些成绩,让当地武家尝到大搞水利的甜头。
只有村落亩产增加了,愚昧短视的村妇看到了效果,才会愿意支持这么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长期坚定得搞下去。
水利工程进入攻坚期,地方因为水利而增加的新土地新亩产,能否覆盖贷款利息,这是一个问题。
上杉谦信明知道这很麻烦,但她还是默默接下了这份耗损,主动担负一半,对义银的确是没话讲。
这么大一个水利工程,涉及五国百万人口,想要做出成效,至少需要二三十年时间,即便是初具规模,也得十年功夫。
十万贯分红,对上杉谦信这样的大佬来说也不是个小数字,她是家大业大,但手下养着那么多人,多少钱粮都不够填。
这份空前绝后的号召力,堪比当年的八幡太娘源义家,初代将军源赖朝,政治收获非常大。
天朝大禹治水,收拢各部落的权力,大禹之女得以建立夏朝。
原本这些东西已经初步到位,从今年开始,利根川中下游改道工程就要进入攻坚期,真正实施改道计划。
可他的想法虽然好,现实却很残酷。
义银现在还不满足,还要寻找更好的备选,这不是在为难人吗?
伊奈忠次见义银面带愧色朝自己说话,顿时一个激灵,赶紧伏地叩首道。
有上杉家帮衬,奉行所的大熊朝秀的确是轻松了许多,另外一半的十万贯对于财源广进的奉行所而言,还算能够承受。
“臣下不敢!
圣人身负天下万民之望,胸怀救济苍生之志,与您的安危相比,区区水利又何足挂齿。
大熊朝秀说完,看向大藏长安,大藏长安表情凝重,鞠躬道。
义银点点头。
直江津的商贸收益不足以覆盖整个关八州,武家义理促进会只能不断向镰仓五山借款推进建设。
一切顺利的话,到今年末,三十万贯物资就可以补全。
义银看了眼大藏长安身边的伊奈忠次,她是水利专家,也是利根川中下游改道工程的总设计师。
“上杉殿下呀。。哎。。”
所以,就算被人以聚义为名,打劫了五十万贯,义银也只能含泪微笑,还得感谢各地义士的义举。
刀枪是维持政权的底气,笔墨是洗涤思想的工具,算盘是政权正常运转的物质。
但现在这个情况,今年是没法搞了。
“有诸姬为我分忧,燃眉之急已解,但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
而各大宗派几百上千年积累的财富,也是帮助新政权稳定经济的重要财政支持。
自从足利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屠灭天皇朝廷,把神道教连根拔起之后,岛国的文化源头就控制在佛教宗派手中。
依靠北陆道商路的商贸利润,依靠镰仓五山的无限贷款,已经是他能找到最好的两个财政工具,见效快,利息低,隐患小。
真到那时候,要么是义银拿起刀撕破脸赖账,要么就是妥协让步,给寺院更多利益交换。
“奉行所这边问题不大,对关八州的商路扩展,原本就已经超预期,相关商町仓库的物资补充,可以根据直江津的情况慢慢填补。
五十万贯呀,那都是钱,钱!
缓和了一下情绪,义银缓缓问道。
马上得天下,却不能治天下。想要政权稳定,当权者就必须学会少用刀枪,拿起笔墨算盘。
老子要钱,要搞许多许多钱!如果歌功颂德能够搞钱,我自己来喊好了,哪需要你们代劳!
镰仓五山的钱粮不是这么好借的,从一开始的互利互惠,变成现在的单方面诉求,最后可能成为难为人的把柄。
据说这是上杉殿下出征加贺之前,特地嘱咐直江景纲大人的。”
别看上杉谦信暴躁得很,许多时候不给义银面子,但她骨子里还是很在意义银的事。
大熊朝秀与大藏长安除了山呼英明,埋头装傻,还能怎么办?
她们没办法帮领导解决问题,还硬要顺着领导的思路提出问题,岂不是给领导心里添堵吗?
不能解决问题,你瞎bb个啥?要学会闭嘴啊!
倒是伊奈忠次若有所思,抬头小心翼翼看了义银一眼,让义银心头一动。
“伊奈姬,你有什么想法?”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